第四百八十三章 靈柩前(1 / 2)

聖上登基隻有短短一年,陳年進京加上這一次共兩次。

第一次是聖上登基時,陳年進京,聖上派了太子趙標和眾臣出城三十裏迎接,而聖上親自等在正德門前。

陳年到正德門後,聖上親自邀其上自己的龍攆前行,但陳年推辭了。

陳年雖然沒有上聖上的龍攆,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陳年在聖上心中的地位。

所以,盡管發生了很多事,盡管陳年此次來京來得如此的狼狽,可他進京後第一件事便是進宮麵見聖上。

聖上已經死了,但不能跟陳年愉快的聊天了,更不能給陳年任何的指示,聖上已經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體,可陳年仍要見,陳年有太多的話想對聖上說。

陳年是大秦的大將軍,掌握著大秦帝國近八成的軍隊,這充分的說明了陳年的重要,也充分的說明聖上對他有多麼的信任。

所以,陳年的地位跟鐵英其實是差不多的。

從另一個方麵說,陳年甚至要比鐵英的權力大得多。

鐵英負責京都,雖然一直在聖上身邊,但陳年在外麵卻帶著百萬雄兵,陳年帶兵極為出色,士兵們都服他,隻要他一聲令下,這些士兵都會蜂擁而上,所以,陳年非常重要,重要到足以同鐵英平起平座。

鐵英就這樣來到了京都,他沒有去見任何人就直奔皇宮,守衛皇宮的人現在已經換人了,全部由鐵英安排。

這些守衛雖然並不清楚的知道鐵英和陳年的分歧,但風聲他們還是聽到了一些。

就是這樣,當他們在宮門前見到陳年時,他們仍是恭敬行禮,然後尊敬的將陳年放進了宮中。

望著陳年慢慢進宮,守衛們這才派人去報告鐵英。

他們是在心裏接近鐵英沒錯,但陳年太讓人尊敬了,有種人,就算做錯事也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因為他所謂的錯事都完全是為了這個國家,他並不是自己的私人在作怪,陳年便是這樣的人。

這樣的一個人,如何能不受到別人的尊敬?

所以,這些守衛們是不會攔下陳年的,他們不敢,他們也不能。

陳年和聖上的感情他們也知道,陳年這樣的狀態進京,說明他遭遇了什麼事,陳年臉上的表情說明他非常的憤怒,可他要進宮便進宮,不管國師和大將軍之間有什麼誤會,守衛們對他們兩人就隻有尊敬。

聖上的靈柩停在廣華殿,巨大而冰冷的棺材靜靜的躺在大殿中,杜貴妃今天並沒有在這裏守靈。

陳年一直是麵無表情的,因為他心裏非常的憤怒和失望。

但當他看到聖上的靈柩時,陳年兩眼一紅,然後,這個征戰無數、這個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這個讓無數國家那些出名的將領聞風喪膽,這個兩個兒子死在戰場上不曾流過淚的鐵血軍人流淚了。

“聖……上啊,您怎麼就去了。”

陳年邊說跪下,然後便是嚎啕大哭。

陳年一哭,身邊的兩個隨從更是眼淚直流,那些守靈的人也都陪著大哭,不得不說,陳年還是很感染人的,特別是他這樣的鐵血軍人,這樣的男人的眼淚,總是有著讓人難以抗拒的感染力。

陳年這一哭便是半個時辰,而且一直是嚎啕大哭。

陳年是真傷心,陳年想讓聖上好好的,大秦近些年雖然還號稱世間第一強國,但像陳年這樣高位的人都明白,大秦已經慢慢走向中落,這個時候,需要像聖上這樣的強人出現來挽救大秦於危難之中,聖上手段強硬又不失理節,很有當年聖祖的風采,毫不誇張的說,如果聖上好好的,大秦將在未來十幾年內恢複真正的強大,像聖祖時候的強大,出現盛世是必定的。

但聖上在這個時候去了,這怎麼能讓陳年不傷心?

聖上去了,留下了大秦這個爛攤子,他指定了一個權力繼承人,但這個人隻是他的貴妃。

陳年不能答應也不能同意,他反對,他並不是反對聖上,他反對由一個女人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