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便走了,希望下次回來時,他的境界可以更深一層。”
鐵英淡然說道。
原酋盯著他:“柱子跟著,是不是你安排的?”
鐵英搖頭,然後看向韓昌。
韓昌一臉無辜:“看我幹什麼?我可沒安排。”
鐵英笑了,韓昌也笑了:“沒錯,是我讓柱子出去的,年輕人嘛,出去總有個照應,這樣他也不至於忘了秦國。另外,柱子出去,相信國師隨時都可以知道他們在什麼地方。”
鐵英輕輕一笑:“我這個做父親的怕是沒你這個做老師的知道得清楚。”
韓昌不再說話,原酋皺眉說道:“他們如果真的去後周,會不會是去找他那個老師了?成坤這人可不保險。”
韓昌忍不住說道:“成坤又不在後周帝國,他一直在金陵呢。再說了,杜林出去就是不想在這樣爭鬥的氛圍中生活,他是排斥和討厭這樣的生活的,你覺得他會出了金陵再一頭紮進後周的官場嗎?他有那麼傻嗎?”
原酋一聽有道理,然後大怒:“你這樣說是我傻了?”
韓昌微微點頭:“其實,師兄你一直都不是太聰明。”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你竟敢這樣說你的師兄,太沒大沒小了,你……”
鐵英擺手打斷他們:“諸位,我們的事情還有很多,難不成要把時間都浪費在這樣無謂的爭論上?”
鐵英說得沒錯,他們的事情太多了。
現在的情況是,基本上已經沒有人反對了,因為鐵英和陳年都支持杜貴妃了,宗室中更有三王爺的支持,這樣就好辦多了。
但這決不代表萬事大吉了,因為陳年殺了三王爺的兒子陳原彬,所以宗室中人很是氣氛,這件事需要處理。
另外,公主趙雪那邊需要好好的溝通。
他們決不能粗暴對待趙雪,她反對是因為她是公主,不能粗暴對待同樣是因為她是公主,不管她做了什麼,她都不可能有罪,她隻能犯錯,而不會犯罪。
況且她是先皇唯一的遺孤了,不管是鐵英和杜貴妃,他們都不可能對趙雪做出什麼。
既然不能做出什麼,那就隻能去說服她來支持。
而這個說服顯然很難,趙雪有自己的立場,雖然現在沒有人支持她了,但她仍是堅持著,這便是難點。
另外還有重要一點,文官們的態度。
趙原彬勾結朝陽帝國一事,薛景貴也有參加,這是極重的罪。
但如何處理卻是個難題。
因為現在的時間很敏感,處理不好會讓人以為這是鐵英他們在排除異己。加上薛景貴三朝老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能一棍子打死。
但不處理嗎?這顯然也是不行的,薛景貴三朝老臣,但卻在如此重要的問題上犯了錯,他要受到懲罰,這是必然的,現在如何處理就成了難題。
再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如何應對朝陽帝國。
大秦帝國以武立國,對外態度一直很強悍,如果你敢犯我,我必將以數十倍還回去,這便是大秦的外交態度。
這一次,陳年四萬大軍被朝陽帝國屠戮殆盡,這樣的仇如果不報,大秦還如何稱之為大秦?
鐵英他們都明白,大秦和朝陽帝國之間必有一戰,如果沒有這次的事,這一戰將後推好些年,但現在,這一戰必須要進行了。
既然要打仗,陳年自然還要指揮大軍。
陳年剛殺了趙原彬,他要受到懲罰,但打仗又離不了他,這又是一個難題。
陳年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他不說話,他等著鐵英他們下決定如何懲罰他。
不管是怎麼樣的懲罰,陳年都不會反抗。
四萬大軍因為他的決定而死去,陳年十分的內疚,懲罰他是應該的。
加上趙原彬畢竟是宗室中人,他一個外姓將軍就這樣殺了,不懲罰說得過去嗎?
此外還有重要的事,那便是杜貴妃的掌權。
鐵英為什麼支持杜貴妃,那是因為他信任先帝,先帝臨去時求他支持,他跟先帝心靈相通,所以他答應了,既然答應了,就要照做,這便是鐵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