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淚流滿麵的看著杜貴妃:“陳年一定讓朝陽帝國付出代價。”
杜貴妃微微點頭:“本宮等著大將軍的捷報。大功如成,大將軍就不再是戴罪之身了。”
陳年自然非常感動,原酋在心裏大吃一驚,杜貴妃所做所為都有先帝的風采,他以前還真沒有看出來,他實在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鐵英望著杜貴妃說道:“如今,京城已經稍稍安定,鐵英請娘娘舉行一個儀式,以告訴眾國家,如今,大秦又有了掌權人。”
杜貴妃一聽便搖頭:“國師大人,這個先不急,我們還是先為聖上發喪吧。”
鐵英當然同意,先帝不能一直停靈,京城安定了,這件事就該做了。
杜貴妃馬上又說道:“先帝發喪一事由鐵國師和原博士全權負責,而同時,與朝陽帝國的戰爭要馬上打響,兩件事決不能相互影響,我們要讓朝陽帝國知道,要讓全大陸都知道,大秦的聖上雖然不在了,但大秦的威名仍在,大秦的威風仍在,大秦的雄邁仍在,誰敢犯我大秦,就必定要付出血的代價,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仍將是。而與朝陽帝國戰爭的事由大將軍陳年一手負責,不必事事稟報本宮,一切由大將軍做主,大將軍可認同本宮的安排?”
陳年還能說什麼?他一個戴罪之身,杜貴妃給了他無上的權力,他可以任意的指揮軍隊,並且事先不用稟報,這是什麼樣的信任?
所以,陳年馬上說道:“陳年認為這樣不妥,陳年懇求娘娘派一人到軍中督軍。”
杜貴妃一聽便笑了:“大將軍此言不對,大將軍讓本宮派人,派誰呢?派宮女嗎?派太監嗎?縱觀大陸曆史,太監宮女誤國的事還少嗎?本宮豈是那樣的糊塗人?而對朝陽帝國大戰這樣的事,除了大將軍沒有人能勝任,大將軍就是我大秦的中流砥柱,本宮不懂軍事,所以不會在這件事上多嘴,隻要大將軍認為可做便去做,本宮不插手。”
陳年感動得稀裏嘩啦的,他跪下行大禮,並且高喊:“娘娘聖明,陳年當竭盡全力為大秦效力,陳年決對要讓朝陽帝國付出血的代價。”
杜貴妃滿意的點頭,鐵英還是很忙,陳年的任務重,他的任務同樣也重,為先帝發喪,這樣的事自然不是小事,他們要馬上去準備了。
但杜貴妃又緊接著說道:“國師大人,那些曾經在薛景貴身邊看著他寫信的官員們,先逮捕他們吧,等一切安定下來後再行決定如何處理。”
這個當然不能忘,薛景貴和趙原彬是首惡,他們便是從犯,薛景貴這樣的官員都賜自盡了,這些人怎麼能夠逃脫?
鐵英點頭,然後又小心問道:“那公主殿下……”
這件事不好處理,鐵英更不想看到杜貴妃對公主趙雪動手,那可是先皇的唯一遺孤了,對她動手,會寒了大秦所有人的心。
杜貴妃當然不會那樣笨,所以她笑了:“公主何罪之有?她所做所為完全是為了大秦帝國,也許她的方法錯了,但隻是犯錯而不是犯罪,公主殿下這段時間為大秦操碎了心,所以不但沒罪,反而有功。本宮決定重重的獎賞公主。”
鐵英的一顆心放下了,雖然趙雪一定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獎賞,但至少她不會有事了,這便夠了。
再說了,杜貴妃能做成這樣也的確不錯了,肚量很大,鐵英很讚同,一起行了禮後,鐵英他們一行人出宮去忙。
出了宮,鐵英斜眼看著原酋:“你想說什麼便說出來,不要憋著。”
原酋隻是伸出了一根大拇指說道:“聖上果然慧心識珠,國師果然聰明,倒是原酋是個大笨蛋。”
鐵英嗬嗬一笑:“博士何出此言?”
原酋也是一笑:“本博士是真沒有想到娘娘竟有如此魄力,本博士也沒有想到娘娘竟會有這樣的肚量,看來聖上沒有選錯人,國師同樣也沒有看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