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劉公?”自從進入這個山洞起,嚴建設就從來沒有離開我超過一米,所以很快也看到了石像下麵的字。
這些字雖然都是繁體,國家又經過字體簡化,不過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哪怕是沒有學過繁體字的人,也都很容易就能認出繁體字寫的是什麼。
嚴建設這一嗓子,把在不遠處查看的李宗林和霍展廷也吸引了過來。
“文成公?這裏祭拜的,竟然是文成公?”
黑暗中我看不到李宗林的臉色,但從他的聲音中,我可以聽出驚喜與震驚。
霍展廷跟嚴建設一樣,對文成公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走過來以後看到竟然是一個道士的雕像,不由得皺眉:“怎麼是一個道士?文成公,不是文成公主嗎?”
噗嗤!
這一下我倒是忍住了,可李宗林與霍展廷親如兄弟,不會顧忌太多,馬上笑噴了:“大哥,這個文成公,可不是什麼文成公主!”
“哦?那是誰?”霍展廷情知自己鬧了笑話,身體縮回去一些,讓燈光照不到他的臉上。
“隻說文成公,你們可能都不知道是誰,但是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你們肯定知道。”李宗林故意賣了個關子,頓了兩秒鍾以後才開口,“文成公,又名劉基,字伯溫。”
“劉伯溫?”嚴建設跟霍展廷同時失聲叫了出來。
嚴建設緊接著道:“這個人我知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可是一個非常非常厲害的人物。”
“哦?劉伯溫?聽說他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本事可不輸諸葛亮。”霍展廷壓低聲音說道,“而且諸葛亮畢竟是三國時期的人物,許多關於他的事跡已經成了傳說,既然是傳說,那就不會很準。但是劉伯溫是明初的人,他的事跡大都可考,這個人,我個人認為比諸葛亮更神奇,是個神仙般的人物,如果這裏是他的墓的話……”
“大哥你放心,這裏有我在,更何況,長生也會幫手的。”李宗林聽出霍展廷話音裏的擔憂,從旁安慰。
“記得不要冒險,要是真的不行,我們就出去多準備幾天,反正尚有時間。”霍展廷拍了拍李宗林的肩膀。
“等等,你們都在說什麼?”嚴建設一腦門漿糊,“這都找到地方了,為什麼不趁熱打鐵直接把要的東西找出來,還等以後幹什麼?”
“嗬嗬,建設你不清楚這裏的門道。”李宗林解釋道,“這劉伯溫可是神仙人物,如果這裏當真是他設下的局,甚至說是他的安葬之地,那麼其中的凶險,隻怕是皇陵還要大!現在我是真的信了長生的話,天棺葬下國運局,這普天之下古往今來,也就隻有寥寥數人有能力去做,劉伯溫,就是其中的一個!這樣的局,必定是極端凶險的。”
“我覺得倒也不盡然。”我提出了反對意見,“三國之時諸葛亮明知曹魏頭頂天命,卻依然逆天而為,最後落得個客死五丈原的下場,劉伯溫能耐與諸葛亮孰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個人一定比諸葛亮精明,相比於諸葛亮少了幾分愚忠!他的燒餅歌,各位都知道吧?”
“知道。”
“不知道。”
“略有耳聞。”
三人的回答不盡相同,我忽略了嚴建設那句不知,更明白霍展廷所謂‘知道’,其實比李宗林那句‘略有耳聞’還要差上一些。
“裏麵有一句,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遷南遷北定太平,輔佐君王有牛星;運至六百半,夢奇有字得心驚。”
李宗林先晃了晃手電,見霍展廷不說話,才接上話茬:“這是明太祖朱元璋詢問文成公明朝國運幾何,我記得文成公答完以後,明太祖還言道‘有六百年之國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呼?”
我笑道:“這就是朱元璋理解錯了,他以為運至六百半,指的是六百五十年,即便是商周兩朝,也沒有這麼長的國運。可時機上,這句‘運至六百半’,其實是六百砍一半,隻剩三百年而已。”
“明朝經曆1368至1644,享國運276年,這文成公,算的可真夠準!”李宗林望著劉伯溫的雕像出神。
“他算的何止是準?”
我搖了搖頭:“這劉伯溫算的可不僅僅是明朝國運,而是漢人江山!明朝崇禎雖然在1644年自掛於梅山,可後有李自成,哪怕清朝建國,也依然有南明政、權的存在。直到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才算是真正滅亡。距離劉伯溫所說三百年,隻差八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