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四張羊皮(1 / 2)

“長生,打開看看。”魏雲清把盒子推到了我的麵前,最後一又在盒子上放了一個圓形的小巧手電筒。

我先把手電筒拿下來打開試了一下,裏麵射出的是暗紅色的光芒,雖然也不算太亮,但是對於仔細研究眼前的東西卻是足夠了。

“上麵沒有鎖,直接打開就是。”魏雲清再次提醒。

我兩隻手按在盒子的兩邊,深吸了一口氣,緩緩打開這木頭盒子頂層的蓋子,魏婷幾乎就貼著我站著,看得出,她對這個她自小就不能進來的房間裏的東西也非常的好奇。

打開盒子的時候,我就隱約能感覺到這木頭盒子的分量似乎並不是很重,木盒蓋子拿開,裏麵黑漆漆的一時也看不清楚究竟擺了什麼東西。

直到我再一次打開手電筒,才看清楚裏麵擺放的竟然是一疊邊角都有些破損的羊皮,羊皮上似乎畫著一些線條。

得到了魏雲清的同意以後,我輕輕將這盒子裏的羊皮全都拿了出來,數了一下,大概有四張。

我將木盒推到一旁,繼而又把羊皮紙一張張的鋪開在自己麵前。

先用手電筒照在第一張圖片的上麵,上麵正中心畫著一個高高的祭台,通往祭台的階梯少說也有數千階,在這些台階上,密密麻麻的跪滿了如螞蟻一樣的人。

靠近去看的話,不難判斷出這些跪在階梯上的人應該是戰士,他們手裏都拿著戈矛等兵器,而在祭台最下麵的平台上,同樣跪的全都是人,倘若根據人的比例來推算的話,這座龐大的祭台竟然少說也有三百多米高!

“這怎麼可????不可能這麼高的!”我驚訝的說道,“現代都還不一定能建起三四百米的高樓,地基根本就不可能承受得了這麼大的壓力,這個……大概是先秦時期?”

雖然畫像上的人很小,但是作畫的人畫像是以上帝視角來畫畫的,這樣作畫的好處就是,祭台頂端的部位會畫的大一些,而且還不顯得突兀。

我已經發現祭台最頂端的那幾個人身上穿著的服飾特點,一定是漢代以前的。

魏雲清輕聲道:“我一開始看這拓印的羊皮時,跟你也是同樣的感覺,不過你仔細想想大概就能明白了,人類的學識雖說有限,但是有些東西,是不需要人類去創造的。

我嘴角抽搐了一下:“雲清姑姑,你是說……這祭台本是一座山?對!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將一座高山一點點的剔除成祭台的樣子,在當時那個年代確實比建造一個祭台在技術上更容易一些,可是動工的難度卻大了數倍!”

我依然不敢相信眼前的這幅畫是真的,一座大山,不可能天生就長成一個祭台的樣子,如果我的目測與推測都沒有錯,這座祭台應該是高九十九丈,距天一丈!

這祭台無論從四周的方位與形象來說,都是近乎完美的仿造了傳說中黃帝祭天,乘青龍成神的祭台一樣。

前麵也說了,一座天然成型的山,不可能按照人設想的那樣完成,要想將一座龐大的山完美的雕琢成預想中的樣子,那麼這座山本來至少要有六百米的高度,才有可能留有餘地的一點點將之雕刻成這樣一個完美的祭台。

黃帝時代,能建造出來這樣的祭台我並不懷疑,中華文化在周以前,有很多神秘的力量牽扯其中,傳到如今十不存一,依然有人能借天雷之力而動四方,就足矣證明那個時代的很多事情,都不是能用現在的眼光去評判的。

但是在西周末期,犬戎攻陷西周首都鎬京,周王室被迫東遷,在這個過程中,保存於西周王室的眾多傳承文獻盡數被犬戎滿意所毀,幾乎一切傳承都化為焦土,中華文化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風水相術自此沒落。

所以在普通人眼中,從東周開始,神話傳說就漸漸開始變少,甚至沒有了。

但是我卻覺得,那些曾經的神話,或許並非是神話,隻是因為西周的覆滅,而失去了傳承而已。

這羊皮上所畫的人身穿先秦服飾,已經過了那個時代。

在中國曆史上,國力最強盛時期的唐王朝,也最多隻是開山建陵,這已經是天大的工程了,要把整座山雕刻成祭台,而且還是青龍台這等工程,小到每一級階梯的高度、大小、方位、麵相都不能用絲毫差錯的工程,在那個時代怎麼可能完成?

這個隻是比平白建造一座青龍台容易一點,但並非一定能做到。

“你說的沒錯,動工難度確實大了數倍,但是在中國的曆史上,有一個人有資格,更有力量做到這些!哪怕到了現代,那個人留下的諸多東西,依舊被稱為奇跡,甚至直到現在也難以讓人理解。”魏雲清盯著我,昏暗的燈光之下,我依然能看清她那雙浮動著激動光華的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