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找到向導(1 / 2)

“當然不是了,你仔細看看地圖,這大峽穀的全名。”我把地圖遞給霍曉玲。

霍曉玲剛剛可能隻注意到了地圖上‘旅遊名勝’那幾個打字,卻沒有看清楚下麵的副標。

現在拿過地圖以後,臉色頓時變了變:“壺關?這不是……”

“這是中國有名的景區,在秋季的時候來,這裏的風景絕對可以排進中國前十。”魏婷嘴裏馬上冒出來一句話。

我尷尬的笑了笑,悄悄指了指坐在駕駛座上的那個人。

霍曉玲下意識的捂住了嘴,但是態度依然強勢:“對啊,我也想說自己聽說這裏很久了,隻是可惜現在不是秋天!”

“小姑娘,莫不要這麼說,咱們壺關好看的地方多著哩。”那出租車自己聽到了我們的談話,馬上就開始為自己的家鄉宣傳,“不過要說楓葉,我推薦你們明年去四方山看,就在壺關東北麵不遠,那裏的楓葉才是真的漂亮!”

“我們不想去四方山,就是想去壺關。”嚴建設坐在副駕駛上大咧咧的搖著頭,“師傅,你給我們幾個介紹一下,這壺關都哪裏好玩啊。”

始於五行掘千尺,歸於不鹹定瑤池,這是從洛書當中得到的第一句話。

而我從玄龍木當中看到的那句話卻是“五行止於楓葉,千尺定於壺關”。毫無疑問,如果我們沒有弄錯的,這玄龍木當中就是對洛書第一句話的解釋。

不過即便有了這些消息,我們現在也隻能說摸著石頭過河,對於古代流傳下來的東西,看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這一句五行止於楓葉,就很讓人捉摸不透。

霍曉玲讀的書多,她當時就曾給過我兩個解釋,古文通假字很多,即便我不認為玄龍木當中這麼重要的消息會使用所謂的通假字,可問題是,霍曉玲的解釋說的通。

“五行止於楓葉,這個止說不定是通‘址’,地址的址,暗示我們在楓葉茂盛的地方,就是五行風水局的設局之地。”

雖然通假字的說法讓我不太敢相信,但是這種解釋,好像是比從字麵上理解更加的讓人信服。

從字麵上理解,五行止於楓葉,大概是五行遇楓葉而止。這壺關雖說秋季是觀楓葉的風景名勝,不過要說沒有楓葉的地方,卻也是有非常多的地方的。

要把這些地方全都找出來,觀察風水,那沒有一年半載的功夫根本完不成。

所以我更願意相信霍曉玲的那個解釋。

不僅是我,就連魏婷聽說了這些消息以後,也更傾向於霍曉玲的說法:“雖然在沒到具體的東西前,說什麼都做不得準,不過按照通假字理解,卻是更說得通。”

所以嚴建設一上車,就開始對出租車司機打聽起了景點。

按照那司機的說法,壺關大峽穀的範圍非常的龐大,要說楓葉,秋田的時候幾乎滿山都是,在不同的地方看,就有不同的景致,即便讓他這個本地人來說,一時之間還真說不好哪裏的楓葉最漂亮。

“況且現在是冬季,最近又下大雪,進山也不是那麼的容易。”司機小聲對我們交代,“幾位要是想進山,最好找個導遊,帶你們看看風景名勝也就罷了,現在山高路滑,不走大路的話,將會非常的困難。”

“哦?”我眉頭一挑,“隻是導遊帶著看風景就未免太沒有意思了,走的是別人走過的路,看的是別人看過的景,我反倒覺得,真正的原生態美景,應該是在沒人涉足的地方。”

“你們這些城裏人說話還真是有學問,哈哈哈,其實你說的沒錯,要是想玩的開心,就不要跟導遊~走,可是這個季節,估計你們的向導也不好找啊。”

司機把我們帶到壺關縣的時候,幾乎已經是晚上八九點鍾了,好在這個司機對這裏很是熟悉,看天色晚了,幹脆直接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小旅社那裏。

“這裏雖然比不得大酒店,不過卻重在實惠,而且附近有很多小吃,都是非常地道的東西,不像景區裏的東西隻賣外地人。”

我們下車的時候,出租車司機笑眯眯的看著我們:“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這裏的本地人多,你們要是想去峽穀,又不願意跟導遊~走,可以在這附近找一個人帶路,本地人向導,對這裏的了解可是比導遊要清楚的多了。”

看得出,這個司機對導遊這個行業似乎也謝偏見,其實也對,大部分的導遊隻對景點熟悉,對一個文化建築他們能誇誇其談說上半天,但是路上轉個彎,碰到個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他們就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剛剛我還想讓他把我們帶到酒店去,不過好找向導這個好處,確實不錯。”魏婷站在旅館門前,四處張望著,說實話,一開始司機說的那個‘實惠’,她可能真的一點都不在乎。

“我們先進去看看吧。”霍曉玲和魏婷好像約定好了一樣,各自提著一個小手包,齊刷刷的走進旅社,看也不看門口留下來的兩堆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