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山天寒地凍,沒有了蓋房任務賦閑在家的王家窩村民仍不能閑著,家家除了擾心謀劃籌措不夠用的吃穿用品外,有兩件危及生命的營生,迫使他們不得不時刻操心奔忙,麵對杯水車薪人和牲畜用的井水,家裏勞力不得不早起晚歸挑起水桶,腳踩積雪翻山越嶺到幾裏山外挑水,婦女和孩子們則為做飯取暖用材,整日奔忙於茫茫積雪覆蓋的荒山野嶺中。
轟轟烈烈風起雲湧的文化革命已進行到第五個年頭,抓政治搞運動的熱情,蓋過了抓經濟搞生產的風頭,本就人多地少的王家窩,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少,今年春秋季生產的小麥玉米除上交公糧留種子外,留給社員生活的細糧所剩無幾,小麥每人分不到五斤,玉米不到十斤,賴以養命的紅薯每人不到二百五十斤,蔬菜除了每人分到五斤白菜三斤豆角一斤辣椒外再沒有見到別的調劑營養品,小麥是金貴口糧,隻有到過年時才和玉米麵摻在一起,包餃子和待客用,玉米是逢年過節改善生活最佳食糧,平時極少動用,成為養命主食沒有多少營養的紅薯,沒有蔬菜和見不到一星油,加之今年任務多活動量大,要放開吃一個壯勞力一頓二斤都不夠,每人近三百斤紅薯全家要全吃飽三個月都吃不到,極少的珍貴蔬菜,隻能等到過年才能從紅薯地窖裏挖出來慢慢享用,好在王家窩地處深山,有槐花和野菜,春暖花開槐花盛開的十幾天,全家男女老少齊出動,不分白天黑夜搶摘槐花,把槐花曬幹裝缸裝袋,一日三餐或煮或炒,作為主菜一直吃到生蟲發黴接住八月底紅薯長熟能摘紅薯葉為止,中間五個多月,可采薅為數不多的野菜調劑充饑,摘完紅薯葉後,把紅薯葉洗淘幹淨,煮後晾幹,放進幾口大缸裏,倒滿無汙染有微金屬元素的純淨泉水,紅薯葉上麵放一塊衝洗幹淨的紅石頭,浸泡月餘,青紫紅薯葉發酵成又黃又酸的酸菜,成為想起槐花反胃替代槐花的主菜,酸黃的紅薯葉或涼拌或烹炒,一直吃到紅薯葉發黑發粘發苦槐樹開花摘下為止,豐年時,槐花隻是附近山下人換口味打牙祭的調劑品,隨著文化革命的深入開展,這幾年槐花也逐漸成為山下平地人養命的主打菜肴,槐花開時,幾十裏卯足勁的附近山下人,扛框提袋,不分晝夜玩命和王家窩人爭搶槐花,尤其今年,槐花還是骨朵沒全盛開時,漫山遍野連深數裏平時甚少有人涉足的大山溝,也早早擁滿摘花人,往年可摘十天半月的槐花,今年不到五天,方圓十幾裏滿山零星分布槐花,被數千人采摘的一幹二淨,連苦澀嬌嫩槐葉也捋的精光,今年王家窩人搶摘的槐花都不充足,大多沒吃到六月,槐花吃完後,在家的孩子們,一大早挎個荊籃,薅采諸如毛妮菜、雀雀呀、芨芨菜,灰灰菜、豬耳朵廓等野菜,附近野菜很快采完,進入大山,大山裏好吃的野菜沒了,找難吃的諸如苦菜,馬齒覓等替代品,若偶爾采掏到十分難遇的蘑菇、金針菇、山韭菜、木蘭頭、野葡萄、野鳥蛋等稀罕物,全家人猶如過年啃到了骨頭,喝到了肉湯,興奮回味好幾天,大山裏的王家窩人,春夏秋天這樣的年景,找吃的果腹要比城裏人多少好些,到了大雪封山的冬天,除了多刮挖點桑樹皮草根外,不比城裏人好多少,今年紅薯減產,賴以過冬春醃泡的紅薯葉酸菜比往年少了一小半,要像往年一樣放開吃接住槐花菜是不可能了,麵對今年難以為繼的口糧和副食,家家精打細算精心籌謀過日子,除了分到紅薯時和偶爾改善生活,吃紅薯麵條和紅薯麵片外,平時一天三頓紅薯麵糊塗,沒生產蓋房任務後,紅薯麵糊塗做的更稀切定了量,出門幹活的先盛舀稠的,在家不幹活的喝稀的且一人隻能喝一碗,增加食欲和口味的紅薯葉酸菜也由主婦一人幾筷子定量分配,為了哄孩子和緩解肚餓的痛苦,家家刨挖了不少長根須有甜味的茅草根,肚子咕嚕餓的頭昏腦漲時,口含草根或幹脆把草根吃下去,吃的人個個胃疼肚脹,幾天拉不下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