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風生水起(一)(1 / 2)

十月下旬秋高氣爽某一天,明海玉茹懷著忐忑激動心情,走進五十多平方米草頂土坯石桌石凳坐四十八個大的十三小的七歲學生新教室,明海教算術美術唱歌,玉茹教語文兼班主任,明海玉茹作完自我介紹點名後,發嶄新語文數學課本,語文數學課本扉頁上為老人家大幅油畫像,老人家紅光滿麵,儀態慈祥。

語文課本正式內容,起首自然aoeiuubpmfdtnlgkhjqx,伴隨初步文字學習:上中方工,人口手,工人,農民,解放軍,拖拉機,汽車,飛機,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此內容占去語文課本三分之一篇幅,算術是十個阿拉伯數字及十以內加減法。

正式語文課文第一篇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畫麵配:深夜,月光下,幾個手持紅纓槍紅小兵和一個挎著步槍民兵,押一個歪瓜裂棗老家夥(老地主)走在田野上,玉茹揮拳講解:老地主夜裏搞破壞,破壞農業學大寨,被我紅小兵民兵戰士一舉擒獲,階級敵人亡我之心不死,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後麵課文及以後幾年課本多是這類內容,如劉文學勇鬥偷辣椒老地主壯烈犧牲,如生產隊長楊水才嚴厲抵製反動地主糖衣炮彈……,或是英雄人物故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小英雄戴碧蓉……“小馬過河”之類以思想教育為主寓言故事。

這些內容也不能天天學,三分之一時間要參加各類批判會,學語錄練忠字舞學紅歌,大部分學生多處在不再薅豬草照看弟弟妹妹,新鮮學稀奇興奮中,隻有少部分真心想識字,認真跟玉茹明海描字體數指頭,急於想多學知識現叫雲飛米包,早已跟衛國把這些內容記的滾瓜爛熟,衛國夜裏忙於培養新團員沒時間教新知識,玉茹明海不可能越級單獨教他,上課時別的同學大聲跟念學習時,米包無聊趴桌迷糊,開始明海衛國生氣數落他,後經兩次模考,幾乎每節課打瞌睡米包兩次都接近滿分,語文數學都是全班第一名,和米包差一二十分的第二名第三名是同樣喜歡讀書槐平和趙家村女孩麗珍,明海玉茹不再追究米包上課睡覺,索性借給他二年級甚至三年級課本讓他自學,看不懂地方也樂意下課時單獨輔導他。

明海玉茹除了教課外,還有不少課外活動。

下隊,是當時公社幹部和教師們的“必修課”,下午放學或假期,每個教師都要下到生產隊去參加農業勞動,有時自主任意下一個生產隊,有時大隊幹部指定下哪一個隊,拔秧、蒔田、除草、漚肥,隻要是農民做的農活樣樣都得幹,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開會,是明海玉茹必不可少生活一部分,公社、教育部門三天兩頭組織開會,批鬥會、政治學習接連不斷,有時一連開幾天,且多在夜間開,四個老師要到坡起街開會,有時提前接到通知,有時臨時通知,接到通知的時間晚了,放下飯碗,提起馬燈就走,盡管要走十幾裏山路,但他們一刻也不敢遲到。

開會時,主席台幹部有穿便裝的有穿軍裝的,他們精神抖擻,神采奕奕,作起報告唾沫橫飛,滔滔不絕,參會聽眾誰也不吭聲,聚精會神側耳傾聽,除了高潮時的掌聲便是出奇的靜,可以聽到吸煙者“吧嗒、吧嗒”聲,土煙絲“滋滋”燃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