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遊戲不再呼叫MAYDAY
生活方式
作者:朱江明
近日,台灣軍方的一架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墜落在桃園縣龍潭鄉一處民宅上,嚴重毀損。台灣軍方宣布將會與美國一起調查,並宣布停飛所有的同型號直升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迷箱軌道(Puzzlebox Orbit)”公司研製了一款遙控直升機,它並非由操縱杆進行控製,而是通過大腦思維。用戶使用一個耳機狀裝置監控腦電波,並保持某種符合要求的狀態向直升機發送操作指令。這款產品在Kickstarter網站以190英鎊的價格進行銷售。
阿帕奇曆來是遊戲的寵兒,即使在直升機遊戲大規模衰敗的時候也是如此,現代戰爭的主題無法繞過直升機。
運輸直升機有投放物資、補充彈藥拯救士兵的任務,比如在《彩虹六號》遊戲裏,它們通常出現在關卡的開頭和結尾,老實地扮演著自己的道具角色。
但以阿帕奇為代表的攻擊直升機具備強大的火力,在現實和遊戲世界裏,它基本上都是可以打擊除了戰鬥機之外的一切—坦克裝甲車和自行火炮無法完成的任務它能夠輕易完成。同時它具備機動靈活的特點,可隨時起降,支援步兵作戰。但是,盡管火力強大,它在遊戲裏始終難以擔任主角。
1982年,電子遊戲《直升機救人》由Broderbund公司開發成功,在喬布斯製作的經典個人電腦Apple II上運行。這種身世使得這款遊戲比PC機平台本身還要早。
在這款遊戲問世之後一年,任天堂發布了紅白機(FC)主機,《直升機救人》很快在紅白機上移植成功,後來又進軍世嘉平台。它堪稱飛行遊戲中的經典,與橫版飛行經典《沙羅曼蛇》、豎版射擊遊戲經典《雷電》係列分庭抗禮。
在《直升機救人》中,直升機與沙羅曼蛇一樣,采取橫向主軸運動,但是飛行過程中隻能射擊地麵的目標,並且必須規避來自空中的戰機。過關並非以摧毀敵人坦克和火炮的數量來衡量,而是在規定時間救出足夠數量的人質。在多數遊戲還是以清光屏幕、殺人盈野為目標的1980年代,這個遊戲因氣質清新受到資深玩家追捧。
1990年代,直升機遊戲隨著家用電腦的普及出現在PC平台上。冷戰結束之後,不少曾經被視為“51區絕密武器”的裝備被美國國防部公開。其中隱形攻擊直升機卡曼奇被遊戲廠家看中。1992年,美國遊戲廠家NovaLogic推出了其經典之作《Comanche》(卡曼奇)係列的第一部,這也是該公司推出的第一款飛行模擬遊戲。
其實,NovaLogic早在1980年代就和任天堂公司合作推出了一款基於紅白機平台的直升機飛行遊戲《鐵錘》,當時硬件條件無法支持NovaLogic的野心。PC平台上的《卡曼奇》係列更加強大,成為該公司在遊戲界的標杆之作,這款遊戲很好地模擬了美國軍方這架神秘的實驗直升機,采取當時頗為新銳的3D模擬空戰模式。高度機密的武器裝備,和美蘇對峙背景下的大規模戰爭,讓所有軍事迷趨之若鶩。
與同時期出現的解密型《F-19隱形戰機》不同,《卡曼奇》不僅首作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而且不斷推陳出新,除了4個世代的產品,還有黃金版、冷戰資料片等番外版本。這是NovaLogic除《三角洲特種部隊》係列之外最賺錢的一個項目。
不過,這個係列作品最終被叫停,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決定進行新軍事改革。卡曼奇隱形直升機經過評估之後被認為“概念過時”被直接砍掉。
2001年曾經創造遊戲史上奇跡的Micro Prose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長弓阿帕奇》的遊戲。
早在1990年,阿帕奇直升機就被搬上大銀幕,當年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直升機空戰電影《火鳥出擊》被譽為直升機版的《壯誌淩雲》。阿帕奇直升機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大放異彩,成為當時戰場上的明星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