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巡撫大人要結婚(四)(2 / 2)

章有渭點點頭道:“也是哦,隻是為何咱們趙郎從來都沒有什麼作品傳出來?”

章有湘道:“你們不是看過《三國演義》嗎?我覺得裏麵諸葛亮就得非常對,那些才子學究們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下笑耳!儒有君子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而咱們趙郎肯定就是屬於那種君子之儒,肩負朝庭重任,操持家國大事,平日裏都忙著處理政務、參讚軍機,拯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哪有時間和閑情逸致作那些風流倜儻之事。”

三個妹妹對章有湘的話都表示非常讚同。

不得不少女的夢想總是充滿甜蜜和歡樂的,他們不知道是此時他們未來的夫君正在榆林巡撫衙門的臥室中,光著上半身,穿個大褲叉,一邊享受著春梅和冬梅兩姐妹的“白兔”按摩,一邊練習著寫毛筆字。

一張上好的宣紙鋪在桌上,趙康半蹲著馬步,作氣沉丹田狀,將手中的極品狼豪沾了沾已經磨好的極品鬆煙墨,自創的“雞爪體”書法行雲流水般躍然於紙上,一首名垂千古的五言絕句就從趙康筆下寫了出來:

鵝鵝鵝,曲項向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寫完之後,又立即畫了一副從現代社會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裏學來的雞啄米圖到紙上,在底下用雞爪體楷寫上“崇禎十三年秋延綏巡撫趙康作”,再在上麵蓋上自己的巡撫大印,不到十分鍾,一副名傳千古的巨作便出來了。

看到自己這些努力的成果,趙康自言自語地道:“好畫!好字!好作品!趙大巡撫我果然是書畫雙絕!”

看著興高彩烈的趙康,背後的春梅和冬梅兩姊妹正在竊竊私語:

“少爺畫的那是什麼啊?我怎麼感覺怪怪的。”

“我也不知道唉,應該是一種新的畫風,我估計少爺是想在畫畫這方麵獨樹一幟、開宗立派,至於現在紙上畫的那個嘛,我想應該鳳凰吧?”

“但是我怎麼看上去像一隻雞在啄米呢?”

“我猜想鳳凰在還沒長大的時候就是那個樣。”

“但是那首詩好像是駱賓王的詠鵝,少爺為什麼畫鳳凰卻在畫中配那首詩呢?”

“這個我也不清楚,雖然我也覺得如果少爺真畫的是鳳凰的話,配上唐代詩人滕潛的‘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更好一些,但是少爺可是才,也許真的詠鵝與鳳凰更般配也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