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糜爛的局勢(2 / 2)

中原,張獻忠、李自成二賊已成烽火燎原之勢,楊嗣昌去逝後,接替他督師之位的丁啟睿剿匪毫無進展。

西北,雖然漠南蒙古已平,但傅宗龍來報,那延綏巡撫趙康恃功而驕、擁兵自重、根本不聽任何命令、調遣。

東北,情況更糟糕,王樸、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五鎮總兵膽怯逃跑,致使洪承疇麾下十三萬整個大明朝最精銳的士卒兵敗如山倒,五萬餘人被斬殺,又是五萬餘人不知所蹤,僅白廣恩、曹變蛟、王廷臣敗入鬆山,與洪承疇及其兩萬殘卒,共守鬆山城。此時救則無兵,不救則苦苦經營幾十載的關寧錦防線徹底崩潰。隻要攻破山海關,北京城、乃至整個華北平原都會直接暴露在“我大清”的兵鋒之下。

南方,山東屠夫李青山,因幫助饑民買糧而與屯糧不售的奸商發生爭執,失手將其賬房先生打死,迫於形勢,聚眾數千人起義,自稱“渠魁”。封東平秀才王鄰臣為軍師,技藝師艾雙雙為當家大元帥,整頓軍容,加強武訓,亂匪迅速發展到數萬人。對抗官兵、攻打州府、連戰連捷、震憾山東。同時,他還控製運河沿線的安山、韓莊等八閘,截斷南北漕運,凡過往官府糧船,均繳納所載漕米的十分之三,方予放行。震驚朝野。

崇禎皇帝拿著厚厚的一遝奏折扔到張四知的麵前,怒火衝的問道:“這些問題你怎麼辦!”

張四知做眼觀鼻、鼻觀心、心觀萬物狀,一言一發。看著張四知這個樣子,崇禎更氣了,直接一把將奏折砸到了他的臉上,張大人依舊恍若未覺一樣發著呆。一副“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的表情。

看到在張四知身上確實是得不到什麼具體的解決辦法了,崇禎不得已隻得把怒火轉移到早已嚇得膽戰心驚、雙腿打顫的兵部尚書陳新甲身上。

崇禎殺心已起,此時卻盡量壓抑住內心的怒火,用平靜的語氣對陳新甲道:“那三邊總督傅宗龍是你親自舉薦的,那延綏巡撫趙康也是你親自叫朕重用的,要洪承疇洪愛卿速戰速決也是你親自要求的。傅宗龍在西安無兵無錢無糧,趙康坐鎮陝北蒙古幾成割據之勢,洪承疇兵敗被困鬆山。你覺得應該怎麼解決眼前的問題?”

陳新甲直被嚇得冷汗直流,眼前這位大皇帝可是位殺人如殺雞的主。戰戰兢兢的想道:你要掃平蒙古,當時不用趙康還能用誰?難道指望宣大總督張福臻手下那些個草包弱雞?三邊總督的位子你又不想要趙康坐、也不想要剛出獄的孫傳庭坐,那不是擺明了讓我推薦傅宗龍嗎?至於催促洪承疇速戰速決那就更冤枉了,我明明隻是執行你的密旨,現在卻又要我來背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