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貴被趙康的話得一愣一愣的,雖然不敢反駁,但是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名稱職的、忠心的馬仔,還是應該在關鍵時刻提醒一下自家少爺:“少爺,無風不起浪,既然江南士子人人都這阮大铖是奸佞,想來應該確實他的作風和人品也好不到哪兒去吧。”
趙康喝道:“少爺我辦事還要你來提醒?滾一邊去玩泥巴。”
看到趙康發火,趙福貴連忙唯唯諾諾的退一旁,正準備離開,突然聽到趙康又繼續問道:“趙福貴,你來給我我以前有沒有什麼好朋友或者關係比較好的同窗之類的,我上次頭被撞到,很多事情都記不起來了。你看少爺我官都做那麼大了,怎麼沒見過有什麼朋友親戚的來投奔我呢?”
趙福貴想了想,道:“現在沒人來投奔少爺你,估計是張、李二賊截斷了蘇州到陝西的必經之地,隻要打通了這條路,想來還是會有不少人來投奔少爺你的,必竟少爺你現在絕對算得上是複社中數一數二的人物,就算是馬上要擔任內閣首輔的周延儒周大人,也必定會給少爺三分薄麵,不是的我誇嘴,現在少爺你就算是放個屁,整個大明朝也得抖三抖。至於以前跟少爺你玩得比較好的,可能就隻有蘇州陳氏布莊陳老板家的兒子陳大富陳公子。”
趙康一聽,自己果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於是立馬來興趣了:“那陳大富是不是也跟本少爺一樣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趙福貴:“這個嘛……陳公子在學問方麵就比少爺差多了,就連秀才功名也是他爹掏錢買的。當然偷雞摸狗,坑蒙拐騙,吃喝嫖賭,鬥雞鬥狗,調戲良家婦女,踢踹寡婦大門什麼的,陳公子確實比較拿手。至於沒來投奔少爺的原因多半都是路被反賊給堵死了,繞道山西又覺得太遠,吃不了風餐露宿的苦。”
趙康差點沒被嗆死,這塔嘛什麼狗屁朋友。不過還是帶著最後一點希望問道:“那我的普通朋友或者同窗裏麵有沒有什麼侯方域,顧炎武,陳子龍之類的人物?”
趙福貴道:“少爺,那些人可是江南士子中的標杆人物呢!家裏有錢有勢,名氣又大,出入的都是秦淮河畔的高檔畫舫。那些地方哪是那個時候的少爺能消費得起的啊?那時候少爺你一個月就隻有五兩銀子的生活費,基本十就花光,如果不是陳公子接濟,怕是經常連飯都吃不上。雖然那陳公子品行不怎麼樣,對少爺卻是很講義氣的。”
趙康點了點頭:“這樣,你給我寫封信,找人給那陳大富送去,讓他來西安投奔我吧!多少也能混個前程,比在蘇州城裏招搖撞騙強的多。”
趙福貴道:“好的,少爺。我等會下去就去寫信。”
趙康又托腮想了想,“複社”這個團體,他是聽過的,這個類似於“興中會”、“同盟會”的鬆散組織,在明末可以是繼東林黨之後最威風八麵、張揚拔扈的組織,上到朝庭諸公,下到吏士子,幾乎都有他們的蹤跡。這個主體由菜青蟲組成的組織,錯了,是主體由青年讀書人組成的組織,在張溥、張采等人的領導下,先後共計有55人之多,聲勢遍及海內。該社春秋集會時,衣冠盈路,一城出觀,社會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