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客留言
蔣慶坤(安徽馬鞍山)
收到每期《雜文月刊》(下)都要抓緊先睹為快,不忍釋手。第一感覺是編選者獨具慧眼,總能從近期出版的全國各級各類書籍報刊中披沙揀金,優中選優,精選出數量可觀的雜文精品,如同一位廚藝師,博采山南海北的山珍海味,在很短時間內,製作出一盤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奉獻給讀者,這在當前雜文創作相對低迷,難見振聾發聵之作的大背景下,尤其難能可貴,不禁肅然起敬。第九期感覺尤佳。名牌欄目《直麵現實》入選的九題十篇文章都非搔癢之作,頗有驚世之味。現不揣冒昧,僅就本期此欄頭尾兩文發點淺議。
先說頭條,馬九器先生的開篇之作《沒有批評的社會最危險》一文,在報刊最忌批評和異見、雜文不敢尖銳的當下,竊以為此文堪比“林中的響箭”(魯迅語)。此文開頭就旗幟鮮明地指出,“因為公共服務缺位、越位導致的公共危機,往往成為民眾發表意見和批評的導火索。那麼一方執政者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些逆耳的聲音、如何對待這些犀利的質疑和批評呢?”接著作者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仍“是一個批評充滿風險的時代”,並舉了同樣因為通過文字(網絡)表達批評和“揭腐”性意見遭遇牢獄之災的重慶“彭水詩案”、山西“稷山文案”、河南“王帥案”為證,進而引用著名史實中對待批評截然相反的兩祌態度所帶來的不同後果,最後得出結論:“一個包容批評的社會才會充滿生機與希望,沒有批評的社會就像沒有啄木鳥的大樹,隱患重重,危機四伏。”全文一氣嗬成,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再從此文所舉三案在媒體與網路傳播後,最終都得以糾正平反,並獲國家賠償,以及此文能在《長壽衛生報》公開首發,並為本刊所選發,說明如今我們的社會畢竟寬容、進步多了,若是放在撥亂反正之前,就憑一個“借古諷今”的惡諡,作者有可能獲罪甚至下獄。
而該欄目掛尾薛峰所作《別放棄表達意見的權利》一文,借香港鳳凰衛視記者閭丘露薇在北京機場下機時突遇豪雨,致使下機者盡遭雨難這一偶然事件,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民眾批評與“發聲”的威力及“正能量”之大。不過她是香港知名記者,本身就有話語權,若是一群普通的“父老鄉親”遭遇此類事(日常生活中太多了!),即便叫破嗓子,又有誰睬!看來還是得有一個保證所有公民的投訴和批評意見都能受到重視、否則就要追究責任、甚至會丟飯碗的嚴格製度和法律來管著才行。為什麼我們過去一句耳熟能詳的“顧客是上帝”之漂亮口號叫了幾十年,一直在實踐中被棄之如敝屐?就因為我們許多“大話”都隻是說說圖個好聽而已。
柳 方(陝西鹹陽)
讀了貴刊2015年9月下選載的陳四益老先生《忽然想到——千古清官俠客夢》一文,深感震撼,這是當今又一雜文力作。亦為貴刊卓越的膽識而讚賞。
陳老先生《中國雜文(百部)·陳四益集》讀後,我寫過短評,尤其對其中幾篇《忽然想到》的文章讚不絕口,愛不釋手。今見此篇新作,更是爐火純青,讀後激動不已。據說雜文式微,雜文報刊縮減,佳作乏出。今有大作麵世,呈顯光彩。
《夢》文之絕,一是真。上世紀大約二十至六十年代出生的知識精英層沒讀過歌頌“清官俠客”小說、看過歌頌“清官俠客”戲劇的人是不多的,無論是昏昏噩噩混生活的人,還是孜孜不倦尋求革命探索真理的人,無不受此類文化意識的影響。文革及其以後生長者也絕不是“桃花源”裏的清純者,即使一時少了舊時公案俠客小說戲劇之類,但金庸古龍等劍俠文化卻泛濫於世,以至於當代的青少年們是少有不知金庸其人的。二是深。清官俠客文化造就的清官俠客夢,無論是在精英層還是平民層都積澱深厚,而且是代有傳承的。在這種情況下,不認真清除傳統文化中封建汙垢、專製垃圾等腐朽糟粕,“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新國民性是難以確立的。這正是誌士之慮,國人之急。
孫氏山人(廣東潮州)
今年貴刊3月下,八十多歲的孫國基老先生在“茶客留言”中說,他是一字一字抄下的薦稿,說明貴刊編輯們有照顧電腦“困難戶”的虛懷。據說現在一般報刊是拒收抄稿的。順便提點建議:在茶客留言的最後留一處臨時性“勘誤欄”,由編者確定勘誤文字,既可減少一些文字篇幅,也避免誤會。因為全無足赤,人無完人,隻希望貴刊越辦越好。
貴刊2015年8月下“茶客留言”篇,劉天明先生雖然隻寫了三幾百字,他對今年6月下的《郭文貴們的生意》等四篇雜文見地獨到。把四篇文章看成像四名提琴手,奏響了社會、人生命運四重奏,確有新意。讀者們堪比訂了一份時代的音樂雜誌,讓我們聽到,也盼充滿雄才大略的時代改革者們能聽到,盡管作者發出“他們的社會作用能有多大呢?”的天問。但仿佛是莫紮特在艱難的年代譜出充滿雄渾而沉鬱令人久久難以釋懷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