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山頂白雪皚皚,銀妝素裹,人稱“蒼山雪”。而由於海拔較高,峰頂異常嚴寒,因此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下晶瑩潔白,蔚為壯觀。那經夏不消的蒼山雪,也是久負盛名的“風花雪月”之最。傳說有一年蒼山腳下瘟疫流行,有兩兄妹用學到的法術把瘟神趕到山頂上,埋在在雪裏凍死了。為了使瘟神不得複生,妹妹變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鎮蒼山。蕭遙這幾日在大理附近遊玩,時常聽到當地人提起這些典故,此時放眼望去,雖身在茫茫靜夜之中,但清亮的月光灑向大地,卻也隱約能夠一窺“陰岩猶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蒼山雪景的宏博壯麗。
雖然看起來甚是雄偉,但真到走起來的時候,蕭遙方知其中的艱險與困難。他取道點蒼山,本意隻是想繞過崇聖寺,然後再回到大理城中,但此時踏上山道,一眼望去山野莽莽,林木叢生,哪裏有什麼專門的小路能直接繞過崇聖寺通往大理?見此情景,蕭遙不禁心生退意,可此時他已頗為深入點蒼山中,想要回頭也已不可得,因此一番思量過後,也隻得硬著頭皮接著往裏走去。
遠望山中美景時似乎秀美無倫,可等真正身在其中,蕭遙方知山中苦寒。看著麵前的層巒疊嶂,他心中雖頗感無奈,可也隻能苦笑地沿著山路慢慢行走。其時夜寒初消,霜露剛凝,月亮雖然已隱隱有了退去之勢,朝陽卻仍是不見升起,因此此時天地間既無皎潔的月光輝灑而下,又無朝陽普照,暫時陷入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蕭遙在這一晚之中,經曆了人生至今最為跌宕起伏的一場遭遇,險些性命不保,此時早已是身心俱疲,若非靠著一口真氣強撐到現在,他早已暈厥過去了,因此他一直想找個合適的地方能夠好好休息一二。心中存了這樣的想法後,蕭遙接著奔行數裏,正在查看有無山洞之類的地方時,卻忽然發現西方隱隱有一點火光閃動。
那火光時隱時現,看樣子並不是什麼旺盛的篝火,若非蕭遙此時正在刻意尋找容身之所,加之此時天色甚黑,這才模模糊糊能夠看到外,其他情況那是絕難發現的。見此情景,蕭遙心念一動,卻也不以為意,反而是心中一喜。因為他知道這點蒼山中多有進山打獵或是砍柴的農戶,這些人靠山吃山,借此來維持生計,而那點火光,多半便是山中獵戶燃起的。想到這裏,蕭遙的肚子頓時咕咕咕地叫了起來,一時間隻覺得饑腸轆轆,餓地不能行了。他剛才在井下雖說已喝了個水飽,但上岸後又吐了個七七八八,肚中的食物有些早已連帶著吐盡。此時見到有農戶在附近出沒,想到他們忙活一晚上可能會抓到的那些野味兒,因此蕭遙再無猶豫,摸了摸口袋中剩下的那些碎銀子後,腳下便即轉了方向,打算先去大快朵頤一餐,等填飽了肚子後,再趕回大理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