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全真諸道人人武功精純,放眼於當今武林,就算隨便拿出一個來做比較,即便最差的那也擁有著準一流的實力。畢竟,能夠在第三代弟子甚眾的全真教中嶄露頭角,獨占一席,這本身已是殊為不易的事情,而且他們平日裏訓練有素,天罡北鬥陣作為壓箱底的功夫,更是苦練不綴,因此此時在場中的人數雖然不多,可個個精銳,人人都能以一當十;反觀五毒教這邊,雖然論及武學之道,他們確有精彩出奇之處,但畢竟地處西南邊陲,又長年不與中原武林的那些幫會、門派或是各種各樣的江湖人士來往,如此一來,便猶如一潭死水般,時間一長,缺乏交流與創新的苗家武學,自然就變得死氣沉沉,毫無蓬勃發展之意。
雖然事無絕對,五毒教中比如教主孫芷清,便曾親自到中原武林走過一遭,見過大世麵,可僅憑她自己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最終帶回苗疆的所學所悟便想去教導整個五毒教,未免顯得有些杯水車薪。因此此時雖然場中的人數是全真教的數十倍,但一時之間卻也真的奈何不了崔誌方等七人組成的天罡北鬥陣,更奈何不了集九陰殘篇、桃花島武學和古墓武學於一身的蕭遙,凡是環繞在天罡北鬥陣周圍的五毒教眾,往往都是不過數招,便會猝不及防地被斜刺裏送出的一劍擊中,但剛要再補上致命的一劍時,卻已由後麵的人接替補上。這般場景,雖然看起來是全真教大發神威,連傷五毒教於股掌之間,仿佛力之所至,隨心所欲,但其實雙方心中都十分清楚,人終歸都有力竭之時,若是一直這般拚耗下去,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全真教勢各人武功再高,終究卻也要吃了寡不敵眾的虧,最後不免一敗。因此,五毒教眾倒也並不著急,徐圖漸進地一點點地壓縮著包圍圈。
如此這般過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五毒教雖已損傷了百餘人,但全真教中,除了構成天罡北鬥陣的那七人以及蕭遙外,其餘的弟子卻均已死於亂刀之下。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因為力竭不支,北鬥陣又自顧不暇,回護不周,難以及時施救,登時便被如潮水般洶湧衝擊而來的五毒教眾衝倒在地,殞命於刀光劍影之中。至於中了蠱蟲的申誌凡等師兄弟四人,更是在戰端初開之時,便已被五毒教的人開膛破肚。五毒教徒在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四人體內的引魂蠱蟲後,眼見他們暫時還不致立刻死去,一個麵色陰毒的小頭領眼珠一轉,竟然命人又在他們的體內植入了大量尚未成熟,還十分幼小的蟲蠱,顯然是將四人的身體當做了培育蠱蟲的絕佳器皿。這些惡毒的畜生得此良機,焉能放過這樣一個絕佳的成長機會?一個個在申誌凡等四人的體內爭先恐後,上躥下跳,吞筋侵骨,飲血噬肉,無所不做,無所不為,其情其景當真是慘惡難以名狀。
當時,除崔誌方等七人身處戰團正中,根本沒有看到之外,其餘的全真道士均是奮不顧身地一擁而上,打算救同門於水火之中,但如此一來,卻正中了五毒教的計謀,他們仗之於此,竟不費一兵一卒,便又消耗掉了全真教的一部分有生力量。在這之後,受盡了蠱蟲噬體之痛以及其他許多零碎苦頭的申誌凡等四人,才終於因為血肉枯竭,最終飲恨而死。可直到臨死之時,四人都是緊咬牙關,連一聲求饒慘叫都沒有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