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蕭遙這一聲怒吼衝口而出,他手中火把上的火焰也隨之劇烈晃動,石室之中一時間影致搖動,便似鬼怪飄飛,加上回蕩在石室中的那一聲氣壯山河、經久不息的“草”,此地頓時被蕭遙強大的氣場籠罩其中。
此時的蕭遙麵色猙獰,滿臉要殺人的表情,眼神中更是氣憤得仿佛要噴出火焰一般。他左手拿著火把,右手取過一本經書,沒看兩眼,滿口鋼牙更是咬地咯咯蹦蹦直響。按說以蕭遙的心性修養來看,應該不至於有什麼事情能令他如此氣惱,但眼下事已至此,卻也並非是他刻意演出來的。蕭遙拿著手中的秘籍,越看越是生氣,忽然間,隻見他五指緊抓,將那本書瞬間揉成了一個大紙團,隨手丟在了地上。火把的餘光照處,一團又濕又黃,早已腐爛不堪,書頁上的字跡也全部模糊的廢紙團便這麼靜靜地躺在地上。
原來,剛才蕭遙正是看到自己滿懷希望,辛辛苦苦一路追尋而來所要找的東西卻竟然是這樣一堆受潮腐爛的廢物時,這才一時間心神失控,以致怒吼失態。這太湖之上濕氣極重,琅嬛玉洞雖然開鑿在地下,可以說是與世隔絕,但它的上麵便是一條流淌了百餘年的小溪,周圍更是茫茫湖水。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月兩個月不管洞內的藏書還不礙事,但時間一長,湖中水氣彌漫,濕氣翻湧,藏書便不能不受到影響了。雖說世間萬物無論如何變幻,這洞中都是一如既往地寧靜,可是這世間萬物都逃不開造物主設定好的規律。湖中濕氣經年累月地浸染,終於讓洞中藏書盡數腐爛,再也無法閱讀了。
雖然蕭遙心中極怒,但很快,他便又控製住了自己的心情,因為他也明白,一旦濕氣內滲,像是紙張這些東西便要受潮了。當年,曼陀山莊還有專門的婢女負責定期晾曬藏書,打掃玉洞,使其不致於受潮發黴腐爛,但估計自王語嫣跟隨段譽遠走大理後,王家的曼陀山莊人丁凋零,所剩的婢女仆從等也是各奔東西,導致這曾經興盛一時的山莊很快就後繼無人,就此便在曆史的長河中慘遭遺棄,被荒廢了下來。而如此一來,洞中藏書自然也無人再管。
百年時光彈指一揮,但這種事畢竟乃是天意而並非人為。俗話說天意弄人,恐怕便是這個意思了。在想通了這一點後,蕭遙很快便坦然受之,並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不再怨天尤人。想到自己來此不易,他心中登時又存了一些僥幸之心,在四下裏又到處查看翻找,想看看是否有其他並未完全腐爛的書籍。琅嬛玉洞中共有十七排書架,每個書架上下又分為五格,每一格中多則有放下十多本藏書的,少的也有四五本,但放得少的顯然是因為搜集不全,比如丐幫“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這兩門絕技,在標注為“丐幫”的那一個書架上便是空空如也,連一團廢紙也沒有見到。蕭遙將這十七排書架挨個轉了一遍,上麵放的每本書都親自用手摸一摸,翻開看一看,但無奈時間的力量過於強大,每本書都是同樣地泛黃陳舊,且書頁已如蟬翼,好一點的還能拿起來放在手中,但大多數便都是一碰就碎,連翻都沒辦法翻開了。蕭遙轉了一圈下來,又在書架的暗格、四周牆壁的縫隙以及擺在一旁的書桌抽屜中找了一圈,結果仍是一無所獲,最終隻得垂頭喪氣地走出了這傳說中的琅嬛玉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