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闖宮(五)慘鬥(中)(已微調)(1 / 2)

自唐朝開始,皇宮內苑之中便開始有武功高強的侍衛,專門負責保衛皇上的安全,到了宋朝,這個製度仍舊被沿襲了下來。其時,由於朝廷采取“重文輕武”的策略,而想要實施這個策略,朝廷手中必須要有一定的力量作為基礎,否則施政一旦受阻,沒有暴力手段作為輔助,那如何能夠達成所願?至於這些暴力手段的擁有者,一定是牢牢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其實,宋朝雖然十分推崇“重文輕武”的國策,但那主要是吸取了唐朝藩鎮割據作亂的教訓,針對的是國家軍隊而言,目的就是在於不讓武將掌大權,登高位,以免他們擁兵自重,再造禍亂。這些權謀較量的事情,跟更喜歡自由自在,隻在乎麵子之爭、門派之別的武林人士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雖然這些武林人士中,不乏覬覦皇帝寶座,或是對於朝廷懷有二心的人,可他們就算勢力再強,終究也比不過動輒便能調動上萬軍馬、糧草齊備的軍隊,是以從來就不足為慮。但宋朝皇帝偏安心切,一心一意隻想將任何可能影響到自己舒舒服服過日子的因素統統消除掉,因此久而久之,像是“千殺”這種明麵上是在江湖中闖蕩,與朝廷並無任何瓜葛,但實則暗地裏隸屬於大宋皇城司,為朝廷收攏人才的機構自然便出現了。

當年,李莫愁修理自己損壞的拂塵時,便是被天機神兵以答應他任意三個要求作為交換條件的。而從那以後,雖然隱藏在幕後的天機神兵一直沒有對李莫愁發號施令,但雙方畢竟已經建立了這樣的關係,將來一旦朝廷有需要的時候,像是李莫愁這般重信守諾的武林中人,哪有不站在朝廷一方的道理?可這些武林中人武功再強,終究卻也隻是屬於“宮外之人”,難以得到皇上和權臣的信任,至於能被信任的“宮內之人”,除了那些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高官貴胄外,自然便是日日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太監們了。而這些太監因為目不識丁,其主要負責的事情,自然便是充當起作為輔助朝廷的“暴力手段”這個任務了。

這裏麵的種種複雜牽連,別說蕭遙此時身在戰局之中,隨時都可能有性命之危,就是讓他靜下心來好好推敲思索,在不知其中內情的情況下,那也是絲毫摸不著門道的。因此,此時見到眼前這五名手持長劍的太監高手,蕭遙腦海中竄出的第一個反應便是“辟邪劍法”和“葵花寶典”。一念至此,眼見自己所站不遠處便是剛才擊中了對方暗器後掉落下來的地方,蕭遙靈機一動,借雙方僵持之機,不動聲色地移了過去,想要驗證一番自己的這個想法。眼神一瞥間,隻見地麵上寒光閃閃,月光下看得清楚,那所謂的暗器,正是一根根的繡花針!察覺至此,想到笑傲原著中,東方不敗修煉了葵花寶典後,隻以一根精致細巧的繡花針以一敵三,與令狐衝、任我行、向問天三人大戰,結果卻還是大占上風,蕭遙心中頓時凝重無比,手中長劍守禦森嚴,絲毫不留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