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闖宮(八)殺出重圍(中)(1 / 2)

蕭遙聽到忽必烈那決絕的喊聲,知他心中想的定然是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切以大局為重,因為此時蕭遙和拉克申、尼斯格巴目三人之中,隻要有一人能逃出此地回到蒙古軍中,那時隻需向蒙哥可汗稟明情況,以此行一路上探得的南朝兵馬布防圖,再加上親身體察的宋國軍士之疲軟,他焉有不立馬提兵南下,攻滅南宋的道理?而忽必烈若能以一人之死,換得蒙古國名正言順地將天下最為富庶的江南之地納入版圖,盡收手中,那也可算得上是死得其所。

其時蒙古人人崇尚武力,對於那些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勇士,他們會從心底裏由衷敬佩,視為英雄。忽必烈今日若真的死於此處,對他個人而言,倒也真能稱得上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但對於蕭遙來說,他處心積慮地接近忽必烈,一心一意輔佐於他,為的便是能借助他的身份和地位,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負,此時若是忽必烈隕落於此,先不說自己今後是否還能再借勢而上,尋找到一個如忽必烈這般的靠山,就單說今後的曆史因此而徹底顛覆,自己作為穿越者的最大優勢那就統統無法發揮出來。真要到那個時候,蕭遙獨處異世,再想有所作為,隻怕是難上加難了。

一念至此,蕭遙心中登時決定,無論如何,自己也決不能讓忽必烈就此死去,至於眼下能否殺出重圍,俗話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一切隻要盡力而為便好。想到這裏,蕭遙心念既定,當即再無猶豫,落英神劍劍法一經使出,身邊登時劍影重重,寒光道道,場中長劍破空之聲一時間不絕於耳,猶如狂風呼嘯,又如電閃雷鳴,身前那些大內侍衛均難以直纓其鋒,眼看傷亡漸重,合圍的圈子已露出了極大的破綻,再也難以攔住忽必烈前行的腳步了。

終於,在蕭遙和忽必烈、拉克申、尼斯格巴目兩麵夾攻之下,四人終於又重新聚合到了一起,而此時,他們也終於離開了福寧殿的範圍,縱然塔樓之上有弓箭手偷襲,那也對他們無法構成什麼威脅了。察覺至此,忽必烈心中戰意更盛,隨手奪過一把長刀,也盡情地揮砍了起來。漠北蒙古族世代居於馬背之上,自有一套精妙的刀法,此時雖然並無戰馬助威,但一旦施展出來,威力也是十分驚人的。四人分守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一時間無人能擋,就像是一台殺人機器,在人山人海的重重包圍中艱難前行著。

此時的情況雖然艱難,但蕭遙至少能看到希望,而隻要有一絲希望,他就絕不會放棄。可是,就在蕭遙浴血拚殺之時,在噪雜的金鐵交鳴聲中,他卻忽然聽到了一陣極為尖銳的破空之聲,朝著己方迅速射來。有了先前與五大太監高手交手的經曆,見識過了他們使用繡花針當做暗器的威力後,蕭遙對那根小小的繡花針所產生的破空之聲當真是心有餘悸,記憶猶新,此時甫一聽到,立時心神一震,劍尖循聲挑去,“當當當當”幾聲脆響,蕭遙頓時虎口劇震,長劍幾欲脫手,但他強運內力,灌注於手臂之中,最後終於還是強自把持了下來。這繡花針幾乎便成了那些可能修煉過“葵花寶典”的太監高手的出場儀式,蕭遙見此情景,知道高手終於還是趕來增援,心中一沉,剛要提醒拉克申和尼斯格巴目小心,耳邊卻忽然聽到一聲痛苦的悶哼。聞聽至此,他趕忙回頭看去,然而身後三人看起來卻都毫無異狀,仍在奮勇搏殺。蕭遙心中納悶,暗忖難道自己聽錯了?但這個念頭還不及他多想,從麵前身後包抄而來,與之前那五個太監高手一樣,都是冷顏白麵,身穿袍甲,手持長劍的太監便已先後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