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亂天山,激起千層雪(二)上山(修改)(1 / 2)

聽到“神女峰”的名字,蕭遙微微一愣,但隨即釋然道:“縹緲峰那是靈鷲宮尚存的時候,對外在江湖上的稱呼,大家隻要一提,便都知道靈鷲宮是在縹緲峰上。可是當年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島主他們來拜見天山童姥的時候,卻都是被蒙住了眼睛,這就說明天山童姥其實不願被人知道靈鷲宮的所在。既然如此,那這眾人皆知的縹緲峰的名號,或許也便是她為了掩人耳目,故意編造出來的,正如現在我提起縹緲峰,世居天山腳下的牧民反而不知道。這個神女峰,有可能才是縹緲峰的真正名字。”

想到這裏,蕭遙再無猶豫,對杜大尋道:“杜大哥,那神女峰坐落在何處?還請你指出位置,小弟自有重謝。”說著身子一側,有意無意地便讓出了視野,令杜大尋看到了那輛滿載米麵酒肉的牛車。

杜大尋既嚐過了那壇上好女兒紅的滋味,又知道蕭遙此行對自己這些原住民並無歹意,戒備之心早就收了起來,這時再見到蕭遙如此暗示,登時會意,笑著說道:“神女峰離此大概還有三百餘裏的路程,且一路上山高水險,十分難行,小兄弟你來自中原,這山中的環境可不如我熟悉。若是你自己孤身前往,恐怕不僅難以成行,稍有不慎還有性命之憂,不如讓我帶著你過去,也算有個照應了。”蕭遙帶來的那一車東西在此處的價值自是不必多說,杜大尋世代放牧采蓮,麵對這種天降橫財自是心動不已。但天山的牧民們民風淳樸,對外人雖然懷有戒懼之心,但那也是迫不得已,對於真正心存善意的客人,他們也是懂得知恩圖報的,因此杜大尋才決定親自將蕭遙帶到目的地,為他多做一些事。

兩人就地取材,直接就坐上牛車,搖搖晃晃地朝著縹緲峰而去。天山山脈地勢雄偉,加之雪深山高,若非久居當地的牧民,外人走在這裏,必會迷失其中。杜大尋雖說隻有三十多歲,但他從小就在山澗險坡上采蓮,因此十分熟悉道路,趕著牛車一路上七拐八繞,雖然速度不快,但卻異常平穩,連一點小小的驚險意外都沒碰見。

如此這般五日之後,杜大尋趕著車,待繞過一個山口之後,指著西北角上雲霧中的一個山峰,向蕭遙道:“小兄弟,這便是神女峰了。”

蕭遙順著他手指方向看去,但見遠處那山峰雲封霧鎖,遠遠望去,若有若無。他心中一震,仔細觀察了一陣後,才暗道:“這山峰看起來並不如何高大,而且此處雲霧繚繞,什麼東西都看不清楚,所謂的縹緲峰,恐怕指的正是如此了。”想到這裏,不由得心神激動,隻想趕快上前,穿雲破霧地查探一番才好。但收回目光略一估算,便知此時離著縹緲峰恐怕少說還有幾十公裏,有道是望山跑死馬,這段距離在山裏可不算近,因此隻好強自穩住心神,隻是一步步趕路。

待到得縹緲峰腳下時,已是第二日黃昏時分。日光從天邊均勻地灑落在覆滿純白積雪的地麵上,順著無窮無盡的雪色銀光看去,數峰之後,一輪暮陽正若隱若現地緩緩沉下,那些繚繞的雲霧擋住光線後,此時竟呈現出一種極為溫和的橘色光芒,使它包裹著的整座山峰也顯得十分安寧神聖。見此奇景,蕭遙也隻得在心中感歎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杜大尋將蕭遙送到縹緲峰山腳下,並為他指出了上峰的路口後,便趕著牛車告辭離去。這一趟對他來說,可謂是滿載而歸,同樣地,對蕭遙而言,也可稱得上是不虛此行。此時二人各取所需,彼此心中都十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