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距離陳逸海獲得奇遇已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前幾天陳逸海已經正式從紫山養生館辭職。
雖然不管是養生館的老板娘還是其他的養生技師都很舍不得陳逸海的辭職離開,但是他(她)們也知道,小小的紫山養生館是養不下陳逸海這條蛟龍的。
俗話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由於紫山養生館有了陳逸海的坐鎮,一舉成了深川市最有名氣的養生館,盡管這間養生館的規模不是很大。
之前因為陳逸海表現出來的高超養生技術為養生館招攬不少客人。雖然後來因為陳逸海的收費標準和服務時間縮短了很多,但是減少的那一部分客人也不是真正的太有錢的人群,那些真正的有錢人還是絡繹不斷地指明要陳逸海服務。
經過陳逸海一個月的培訓之後,整個養生館的養生技師的技術水平至少也提高了一倍多,那些悟性不錯的技師的技術水平甚至是提高了將近兩倍。
這些養生技師們的技術水平能夠提升這麼多,除了陳逸海盡心傳授了他(她)們不少的精妙心法和實用手法之外,與他(她)們的努力學習和不恥下問也不無關係。
陳逸海相信養生館以後就算沒有了自己,生意也不會差到哪裏去,畢竟陳逸海已經將整個養生館裏麵的養生技師培養成了大師級別的養生技師。
有了如此之多的大師級別的養生技師來坐鎮養生館,如果生意還做不好那就是管理的為題了,這就不是陳逸海能夠幫得上的忙了。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麵陳逸海基本上每天上班服務客人的時間為12個小時,而每個小時給6位客人服務,每個客人收費5000元,陳逸海與養生館平分5000元,則陳逸海分得2500元,算起來陳逸海每天的收入12x6x2500=195000,這一個多月陳逸海隻上班了30來天,算下來則有收入5850000元,除了繳納差不多20%的個人所得稅(這個稅稅率不是很準確,不用深究),最後到手了4680000元,再加上那些打款客人的小費費打賞,獎金什麼的,陳逸海這個月拿到手500萬有多。
陳逸海拿了這麼多錢,雖然養生館的其他技師心裏很是妒忌,但是他(她)們也是知道這都是人家陳逸海憑自己的本事賺來的,而且他(她)們靠著陳逸海為養生館打響招牌賺了更多錢。
紫山養生館的生意突然這麼好,自然是惹來了不少眼紅之人想要分一杯羹和其它養生館的打壓。
最後工商、稅務、警察、消防、衛生、物價、城管等等七八個單位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想要對紫山養生館進行了停業整頓調查。
陳逸海自然也是知道這是別人眼紅養生館的收入了,陳逸海給了大哥嶽正孝一個電話講述了養生館遭遇到的情況,不到10分鍾,剛才還是趾高氣昂的聯合執法人員馬上變得溫順無比,然後妝模作樣隨便看看後就說養生館不存在任何問題度,最後還高度讚揚了紫山養生館是一間遵紀守法,服務一流,應該受到表揚的養生館。
俗話說,民不與官鬥。
看到養生館避免了劫難,養生館的老板娘也陪著笑臉將這幫牛鬼蛇神送走。
養生館的老板娘也知道自家的那位雖然也有幾分權勢但是也沒有那麼大的麵子一下子讓七八個單位的人撤離,也隻有與警備司令有關係的小陳有這麼大的能耐了。
陳逸海除了想幫養生館解圍之外,還想讓其它的想要打養生館主意的勢力有所顧忌,畢竟一個市委一把手罩著的養生館,小的勢力得罪不起後麵的市委一把手,大的勢力也不想因為一個價值也不是很大的養生館而得罪一個市委一把手,更不想得罪嶽氏家族。
陳逸海這麼做也算是給紫山養生館找了個靠山,報答了養生館老板娘的提攜之恩了。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陳逸海雖然認為自己做不到那樣,但是給養生館找一個大靠山還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刻苦修煉,陳逸海的修為也由原來的築基初期提升至築基中期了,在這個靈氣缺乏的年代,進境算得上不慢了。
像平時一樣,早上去健身公園鍛煉完之後,弄好一切,吃完早餐,陳逸海來到附近的一間銀行分別給家裏寄了10萬,給讀大學的二弟寄了10000元,給讀高中的三弟寄了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