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陳逸海的出手,花費不了多長的時間就將被困在大巴裏麵的乘客全部救了出來。
其實陳逸海親自出手救的也就是身受重傷,瀕臨死亡的那個小孩和年輕女子,其餘的乘客也隻是其餘的交通警察和前來幫忙的群眾救出來的,
小孩子和年輕女子經過陳逸海施展妙手相救傷勢已經穩定,已經沒有了生命危險,陳逸海接著就是對其餘的重傷但不致命的乘客進行治療。
因為此時參與救援的救護車已經陸陸續續趕來了,所以那些輕傷的乘客也不必陳逸海出手進行治療了。
陳逸海抽個空趁嶽東山和另外一個跟在自己身邊的年輕交通警察沒有注意到自己,一個閃身就離開車禍現場了。
陳逸海可不想一會兒之後花長時間來應付那些記者、醫生、官員,反正救人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在陳逸海的心裏麵,有那個時間去應對那些記者、醫生、官員,還不如早點趕回家去。
因為這些參與救援的交通警察和群眾之中,隻有嶽東山和小蕭兩人知道陳逸海的真實身份,而且陳逸海之前也已經交待過嶽東山和小蕭兩人不得將自己“南方軍區行動隊特級顧問”的身份透露出去。
最多也隻是可以將自己“南方軍區醫療隊特級顧問”的身份透露出去,所以陳逸海並不怕自己“南方軍區行動隊特級顧問”的身份會被暴露出去。
陳逸海以為自己離開得神不知鬼不覺,其實陳逸海離開的時候已經被趙天麟這位河東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室主任完全看在眼裏。
隻不過趙天麟想要追上去的時候,陳逸海已經趁亂離開了。
.......................................
何東市那些前來參與指揮救人又或者是慰問傷員的大小領導們,在得到了嶽東山的人員傷亡報告之後不由得大大地送了一口氣。
看起來這麼慘烈的車禍,居然隻是有十來個乘客身受重傷,死亡的乘客一個也沒有,這就意味著他們之中相關的領導不用負太大的責任,也就是說不用丟官去職了。
這些領導們高興之下,也就將嶽東山定為這次救援的頭號功臣了。
不過當這些領導們知道了陳逸海這位中校軍醫在救援之時所出的力之後,馬上對陳逸海產生了興趣,想要探望、慰問、感謝陳逸海一番。
最後嶽東山派人將整個車禍現場都搜查一遍也沒有發現陳逸海的蹤跡後才作罷,這些大小領導們心中也感到頗是遺憾,失去了一個結交醫術高超的醫生的機會。
隨後嶽東山就成為了那些趕來的記者采訪的頭號對象,後來嶽東山也憑借著這一次“出色”的指揮,最終將已經高升了的交通警察大隊長所留下來的大隊長寶座弄到手,完成了由副轉正的華麗轉身,再加上後來得遇貴人,步步高升,官越做越大,在退休之時已經是交通廳的正廳長了。
每當嶽東山想起自己官路之上所走過的經曆,均將自己能夠做官越做越大的原因歸咎於當初遇上了參與救援的神秘軍醫陳逸海,也正是因為自己當初有了那一次救援的“出色”指揮,這才奠定了後來的官路高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