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來
青春好久不見
作者:蘇萍(美國)
我在火鍋店門口下了車,還沒站穩手機就響起來。
“我們馬上就到。”一個熟悉的聲音。
我朝著他們來的方向望去,匆匆的路人中閃現出兩個既熟悉又有幾分陌生的身影。他,身著淺咖啡色細花格呢絨短大衣、筆挺的料子褲,腳上的黑皮鞋擦得鋥亮,頭上戴一頂深咖啡色的高頂卷簷的呢子禮帽,原本斯文的他,看上去更像電影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很有地位的男人。我在這座城市生活了這麼多年,還從未見過這種裝束的男人。她,雖然穿著並不特殊,也是一身經過仔細搭配的服飾,暗紅色的呢絨外套配紅白黑三色豔麗花紋的真絲圍巾,藏青色的料子褲下是一塵不染的深棕色翻毛皮鞋,五十多歲的人腰板筆直,走起路來肩上飄著長卷發,頗有風度。兩人胖瘦適中,高矮搭配勻稱。讓我看呆了。
“哇!二位太漂亮啦。在哪裏剛拍過電影吧?”我迎上去調侃。
兩雙手伸到我的麵前,我們一下子回到從前,無拘無束。兒時的夥伴兒、上學時的同窗,好兒女誌在四方的時代各奔邊區,多年後又都重返故鄉。同樣的年齡、相似的命運讓我們心不設防,話語投機。之後的歲月,雖地理位置拉近了,不同的命運卻又把我們漸漸拉向各自的方向。
我很幸運,在一艘現在看來永不沉沒的國企大船上,得到一個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小職位,過著草根百姓波瀾不驚的日子。
她很能幹,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天生幹練,居然在這座大城市的市政府裏謀到一個級別不高,但實權不可小視的職位,有時沉浸在局外求助者追捧的喜悅中,有時在局內競爭對手無情的誹謗和排擠中掙紮。
他很沉穩,實用的專業知識和樸素的實幹精神換來了穩定的技術工作和周圍人的好評。隻可惜國企小廠的雞窩裏不可能飛出金鳳凰。他卻是幸運的,因為有她。不久,她能為他安排未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職途一天天升高,職位越來越富有經濟效益,從小廠的技術員到大廠幹部再到政府部門職員,最終進了一家大型國際投資公司在這座城市的分公司,成了一個大項目的副總,實在是我們這一代人中與時俱進的佼佼者、其中成因,除了她的鼎力相助,當然也少不了自身的艱苦奮鬥,每隔一兩年老友相聚,他的勵誌成才故事都會讓大家感慨萬千,羨慕不已。
“看上去,這陣子又幹得不錯嘛。有什麼好消息,快快道來讓我分享?”那天是大年三十,是喜事分享的好日子,又是他們主動邀請。我自然期盼殷切。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我相信如此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一定有幸福喜悅蘊含其中。我真為他們高興。然而,他勉強一笑之後低聲一句:“一言難盡啊。”讓我感到一絲疑惑。她卻似乎立刻感到什麼,馬上微笑著挽起我的胳膊,徑直向餐廳走去。
一陣暖風和著一股濃鬱的香味撲麵而來,幾十張餐桌座無虛席,每張餐桌上的鴛鴦火鍋冒著熱氣,長長的配餐台上擺著幾十上百種葷素火鍋料、食客們選菜、拿菜、燙菜,吃菜;再去選菜,拿菜……循環往複,成了火鍋店裏不間斷的流動風景線。音樂聲和說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歡快的春節交響曲。我被熱鬧氣氛的包圍著。好快活。
火鍋就是好。菜一丟進去,話匣子自然就打開了。老友聚會,聊天拉家常才是正事。湯鍋下麵藍色的火焰飄忽不定,濃湯裏的菜肴換了一樣又一樣:我們議論的話題也不斷切換:談天氣,評菜肴,話健康,互報子女狀況。說到興頭上,不會喝酒的我也跟著他的提議,舉起杯子道說幾句祝酒詞,盡管是橙汁代酒,也像模像樣地碰杯。她和他也努力地賠笑。
話題終於轉到各自的工作情況。我問他的公司最近怎麼樣。話剛出口t就被她打斷,好像突然想起什麼要緊事似的,卻提出一個根本不相幹的問題:“聽說婷婷去了美國,你見過她嗎?”我本來就不熟悉此人,怎麼會知道她的行蹤?我終於明白了,她是不想讓我問他的景況。我自然要尊重朋友的意願,馬上回答她那幾近胡編的問題。他忙著把幾個盤子裏的菜都倒進火鍋,然後到配餐台選菜去了。
“可能你還不知道,他所在的公司垮啦,他沒收入在家待業一年多了。”她望著他的背影,湊過來小聲對我說。我被絕對想不到的消息驚呆了,剛放進嘴的那隻原本鮮香的白灼蝦突然像個硬橡皮疙瘩卡在喉嚨裏,一下子咽不下去,也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