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華陰市的時候,臨近中午,天下起了大雨。我們便在玉泉院外麵一處很不錯的客棧住了下來,那算是那一片最豪華的所在了。
住下之後,雨一直未停,行程安排自然受到影響。不過,這也沒什麼,我的假期也算長。麗霞的母親也出院了,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我們就呆在客棧裏,有時間喝喝茶,陪陪小明,感覺還是挺好的。
雨差不多下了三天,這在當地人眼裏來說,都比較罕見的了。
雨晴的那個下午,推開客棧房間窗戶,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帶泥土混花草的芬芳,看看如洗的華山群峰,大片裸露的淡金色花崗石山體,點綴著一片片的綠意濃濃,實在是太美了。遙遠的山間,蓮花峰孤峰聳立,似接藍天之上,實在是讓人神往。
看著華山,我心頭還是無盡的遺憾。因為上華山是需要時間的,所以F冰生前,我們都沒有來過,她的時間是不夠的,那時候每天都得回家伺候龍龍以及龍龍他爸。
她沒去過,我倒是去過,拍了不少絕美的風景圖片給她,這是分享,也似乎是一種責任。在我的心裏,縱觀國內的旅遊吧,華山,是值得一去的地方,而且是一個你離開後還想回去的地方。這種感覺,隻有去過的人才真正明白,所有的旅遊攻略都來得太過單薄和無力。
參觀華山,最有意義和價值的是徒步,全程徒步。不僅是因為“戰勝華山、一生平安”,而是因為徒步才能體會得更深--美得險峻,險峻得漂亮,漂亮得精致,精致得氣勢磅礴。
這一次雨後夏日的華山,我想它一定不會讓我虛了此行。盡管我已經來過好些次了,但依然還會再去。
我想起玩足球的時候,轉會期的時候,或者到西北打比賽的時候,專機總會降落在XIANYANG國際機場,然後我會帶著隊員們去爬華山,拉體能,算起來,前後都有十來次了。每次我們去,當地政府都有安保配合,要不然我們很難順利地完成訓練計劃。
最快的一次,我與我的隊伍從北山門進去,走完五峰,全程步行,隻花了五個小時,那完全就是極限性的。當時還有電視轉播,額外的收入也不少。
如今,這一切都隻是過去雲煙,隻在記憶中,並未消散。華陰市相關部門,已然不知道曾經風光一時的胡來,他已經不是胡來,但他再一次來到了華山腳下,他也將再一次全程徒步華山。
雨停的下午,我帶麗霞和小明去了玉泉院,作一下預熱參觀。那是下午五點多的樣子,天氣還熱,但玉泉院已經人滿為患。暑假,是這裏的旅遊必須高峰期。
我不用參觀什麼,看什麼,因為去過,也因為不信道。到現在,我雖落魄如斯,依舊不信任何宗教,我信我自己,當然,我也不是神,但可以作自己的主宰。
當初帶隊來這裏的時候,這裏的院長那是在名的道家高人,出了名的清傲無限,但在我的麵前,還不是跟哈八狗一樣恭維著?原因是,我捐了十萬香火。他還為我免費卜了一卦,卦語是:生來艱辛少年苦,終是風雨見彩虹,一朝順風化為龍,萬年長鴻富貴榮。
實際上呢,我的命運很快就特麼嗬嗬了!
進玉泉院,我對活生生的道士生活並不感興趣。小明很感興趣,因為道士們果然就像電視劇裏的打扮,道袍,白筒黑布鞋的道靴。正趕上道士的晚課,有青衣道人,也有紅袍道尊,在塑像前敲擊著鑼鼓,吹著如笙一樣的樂器,活脫脫就是一慢搖滾樂隊,唱著我們聽不懂的念打曲子。
對這個,我沒有什麼興趣,麗霞帶著小明在看,很多遊人也在看,瘋狂拍照,有人把手機都摔了。我獨自一人,在外麵走走。
其實,玉泉院最迷人的,不是它的道教文化,至少在我眼裏是這樣的。我覺得迷人的是道觀裏的植被和建築,古樹,古橋,亭心結了巨大蛛網的老亭。隻可惜,道家香火的氣息混在清新的空氣裏,讓人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