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礦井(1 / 2)

我趁機跑到高先生的身邊,表達了一下感謝,也提出了我剛才的疑惑。

高先生拍拍我的肩膀,“不錯,你觀察得很仔細,這迷魂陣的解法,正是這樣,按圓形一圈一圈的走出去,但是又不是規則的圓,其實這些東西,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隻了解一些,連皮毛都算不上,我們的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這隻是最簡單的一些東西罷了,哎,抗戰那麼多年,除去一些書籍的流失,還有大量的這些掌握了各種本領的忠義人士,也都犧牲了,能傳下來的,少之又少,前些年破除四舊,更是幾乎一個不剩,諷刺的是,我所了解的這些,都在國家最機密的檔案裏發現的,現在應該已經過了五點,你再看看我們剛出來的那邊。”

我聽完,趕緊回頭看向那邊,剛才明明是稀疏的樹木,現在卻茂密了起來,我跑近了些再看,哪裏有什麼紅鬆,都是一些其他的樹木,但是我相信,我隻要一踏進去,保證就是紅鬆的世界。我慢慢的走回來,心裏大呼神奇,良久都沉默不語,高先生歎了口氣,繼續對我說:“我來之前去拜訪了程大校,言語間程大校對你很是看重,遲早有一天,你會獨自帶領部隊,完成任務,而小姐現在是你們中隊的軍醫,小姐的脾氣你應該有所了解,越是反對她去做的,她越是要去做,不出意外的話,她會一直留在你們中隊,而我不可能每次都來護著她,我也沒有什麼能教你的東西,隻告訴你幾點,一是要心細,一定要心細,如果今天夠細心的話,在進入迷魂陣的時候,或者設備開始出問題的時候,就想辦法去解決,肯定會簡單得多。二是你一定要相信,除了我們人,這個世界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我們是不了解的,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我親眼見過屍體攻擊人,親眼見過像貓一樣的動物沒有翅膀卻能飛到高空,親眼見過有大象那麼大的蟲子,碰上奇怪的事情,不要馬上下結論,也不要一味的歸咎於什麼鬼神之說,這些事情,隻是我們不了解,很多都隻是大自然的力量而已。三是你們部隊挖礦探礦,跟地底打交道,難免挖到一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你要記住,世界上總有壞人,古時候也不例外,像今天布下迷魂陣的前輩,沒有什麼邪惡的用心,所以也沒有什麼危險,但是另有一些組織或者教派,就沒有那麼光明正大了,遇到那種情況,你要記得,再怎麼古怪的東西,大部分也還是人為操縱的,心裏不要懼怕,老祖宗掌握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東西很正常,換言之,我們今天的科技,在老祖宗眼裏是什麼?動動指頭就能摧毀幾百公裏,幾千公裏外的東西,發射火箭到太空去,在老祖宗看來,我們就是神,老祖宗同樣也不理解我們,你想通這點想明白這點,就會覺得其實也沒什麼。其實,我和我曾經的小組成員,都不相信鬼神,如果真有,那古時候那麼多能人異士,還需要去肉搏打仗麼,但是我們都相信,這個世界有很多怪東西,怪現象,我們小組成立的目的,也正是為了去了解這些,揭開這些事物的神秘麵紗。”

正當我和高先生說話的時候,楊博士和他的助手,還有兩位向導,興衝衝的趕了回來。一定是有所發現了,我們趕緊也迎了上去。“同誌們,同誌們。”楊博士邊喘氣邊興奮的喊道,“同誌們,我們已經確認了地方,我們誤打誤撞,正好走到了我們計劃要來的地點,那處山坡,就在前麵左邊一公裏不到的地方,剛才在向導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一個已經塌方的古礦井口,在這個地方,我們定位的設備儀器,不僅是失靈,而是完全沒有一點反映,再根據我觀察周圍的一些地理特征,目前考慮這是一處古時候開采黃鐵的黃鐵礦脈,鐵礦會對定位設備儀器造成巨大的磁場幹擾,我們已經采集了一些樣本,準備做分析研究,一旦完全確認是黃鐵礦,我們就有很大的機會找到黃鐵礦伴生的黃金,因為憑借古時候的技術,根本沒有辦法采集到深藏在黃鐵底下的黃金。”

聽到這個好消息,大家都歡呼了起來,一天的陰霾情緒,此刻終於煙消雲散。這時,吳波走出來,剛才楊博士的助手在給他做單獨的報告,吳波雙手高舉往下壓,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同誌們,剛才楊博士和向導去勘探的時候,在山坡處還發現了一些棚子,應該是曆年來淘金的老百姓搭建的,現在,我命令,立即集合,行進至山坡處,再做休整。”

整理好這些就地取材搭建的木頭棚,天已經完全黑了,這一片地方挺大,足足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的一片開闊地,搭建了約有數十個木頭棚,看來曾經來淘金的群眾數量不少。這些木頭棚很明顯是很舊東西了,但是卻很堅固,一點都沒有日曬雨淋的腐敗感,楊博士對我說,這是興安嶺木材好,就這樣放這,再過一百年也不會倒。開闊地的中間是空的,沒有搭建任何東西,卻挖有大大小小數個坑,周圍還圍了一圈土胚,有十公分高,這個我一看就知道,是做飯用的土灶,坑底堆上木頭燒火,把鍋架在土胚上,就能做東西吃了。我沿著這些土灶走了一圈,發現木頭棚和做飯的土灶之間,挖有一圈溝,多深不知道,已經被泥土和樹葉填滿了,但是寬度還是隱約可見,大約有五.六十公分,如果夠深的話,像極了戰壕的模樣。我猜測了幾個原因,又都搖搖頭否認了,正好我看到老向導在旁邊,他是本地人,應該知道是幹什麼用的,就向他請教,老向導哈哈一笑,給我解釋道:“隊長同誌,這個礦井,是清朝時候的東西了,以前采礦的時候,這裏少說也有二百號人,就像個小村莊,那麼多人,每天下礦工作,回來要洗澡做飯,用水可是不少啊,光靠人去挑,那得累死人啊。這個溝就是儲存從那邊約有兩公裏的一條溪流引過來的水,一則方便取用,二則嘛,在這個森林裏燒火可是危險的事情,出了意外那可不得了,把這個燒火做飯的地方繞一圈,假如出了意外,等於是切斷了大火蔓延的路徑,也就沒有那麼危險了,要是不挖這一圈,失火的時候就有可能引燃這些木頭棚,木頭棚再引燃周圍的樹木,那麼一個人也別想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