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融雲:IM3.0時代的領航者(1 / 2)

融雲:IM3.0時代的領航者

市場企劃

在美國,跨平台通信公司Layer引起了楊致遠投資公司的關注與投資,A輪融資1450萬美金。《福布斯》撰文評價Layer說:如果Layer成為規模龐大信息巨頭,可能會阻礙WhatsApp實現在今後幾年吸引20億活躍用戶的目標;如果Layer公司擴大規模,讓更多用戶拋棄使用短信服務營收,就會成為令運營商頭痛的競爭對手。

在中國,源自飛信的創業公司——融雲已經在提供類似的服務,融雲CEO韓迎把這一服務稱為IM3.0時代下的產物。

融雲可以為開發者和企業提供這樣的服務:把即時通訊SDK(軟件工具開發包)模塊技術開放,開發者通過將即時通訊SDK模塊技術嵌入到自身應用中使自身服務與用戶實現快速對接,開發者則通過使用融雲IMSDK模塊技術以低門檻低成本方式增加此功能。在這個過程之中,融雲不僅解決了企業與開發者對即時通訊(單聊、群聊、討論組等)、在線客服、網絡電話的需求問題,還將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

IM3.0時代來了

在原神州泰嶽高管、現融雲CEO韓迎看來,即時通訊發展到現在經曆了三個階段。1.0階段的典型代表應用是QQ,其最大顯著特征是在PC端滿足了用戶之間單純的溝通訴求;2.0階段的代表是微信、飛信、陌陌、阿裏旺旺等,其最大特征是用戶體驗場景開始細分,出現了企業IM、電商IM、個人IM等。

而在3.0階段,由於用戶的溝通訴求會更加個性化、碎片化和場景化,例如拚車用戶可能會在拚車App上進行溝通,學生老師則可能在教育App上進行溝通,需要IM普及成為應用標配。而融雲正是使IM以雲服務而非單一產品的形態出現,開創性地解決了這一時代需求。

關於場景化溝通,可以用融雲客戶太平洋汽車旗下的車主App——“中國車友會”來解釋。在全國有幾萬個車友會,他們將融雲即時通訊SDK嵌入到中國車友會App端,車友會中的車友用戶可通過此功能實現單聊、群聊等聊天形式,滿足了車友之間在內容分享、活動組織、內部交流方麵的強烈需求。自集成融雲之後,中國車友會的活躍度明顯提升。

IM的需求,開發者和企業難道不能自己開發解決?在融雲CTO楊攀看來,即時通訊技術長期以來被少數幾家大公司壟斷,很少有公司的研發團隊掌握大規模即時通訊技術。而融雲源自飛信團隊,在即時通訊領域具有8年的研發和運維經驗,掌握著即時通訊的核心技術。開發者和企業隻需將自身App集成至融雲SDK,就能很快實現IM功能。這樣可以節省開發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投入資金成本。“如果一個創業團隊自己在產品裏添加即時通訊功能,研發成本加運維成本,一年沒有幾百萬是搞不定的。”楊攀說。

“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必要自己開發IM。如今企業和開發者在市場競爭拚的就是‘快’。這個‘快’包含兩層含義:快速迭代、快速創新,以快取勝。”韓迎說道。而融雲提供的IM雲服務正好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集成IM功能,從而能夠更好地專注於自身核心業務。”

基於IM3.0時代到來的判斷,韓迎帶領融雲團隊在2014年6月對融雲即時通訊SDK做了內測,9月初正式上線。12月1日,融雲開通了位於北美AWSUSWest(Oregon)的第一個海外接入點,後續還將陸續開通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地區節點。截至目前,除了PP租車、中國車友會等應用外,融雲還獲得了“秘密”“山東24小時”“社區e服務”“見麵”等知名App的廣泛青睞,涵蓋了包括社交、汽車服務、教育、醫療健康、新聞媒體、O2O、電商、金融等在內的眾多行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