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君子無口腹之欲,皆因乾坤長存腹中也!”天剛蒙蒙亮,石屋中就傳出自欺欺人的鬼話。褚凡誦過欺人之句後,便把昨晚剩飯胡亂湊合進肚,然後拿下牆上掛著的雲紋竹劍,愛不釋手的摸了又摸。
“唉,如果哪位過路神仙能把我收入門中就好了!”褚凡又一次憧憬著。
漫漫求仙路,十人九消亡。先不說個人資質,修煉的功法如果比較下乘的話,往高提升境界極難。當然功法再好,修煉途中一旦資源匱乏即使資質再高也難以為繼。修煉時不能恪守本心而走火入魔更是魂飛魄散、萬劫不複。再加上曆練時被歹人所害、遇難遭遇不測??????真是九死一生!
當然如果修煉有成,按照接引之力的方向以大法力撕開空間,就會進入“通天路”(意味著通過就是一步登天)。通天路裏凶險異常,暴虐的空間之力充斥其中,整個路中要曆經“三災”,空間撕扯隻是最簡單的第一災。第二災是磨骨沙,第三災是煉神火,沒有強力法寶和大法力護身,必死無疑。三災過後,是再生水,洗去凡塵,滌煉仙體。但即使曆經磨難到達仙境,也是前途叵測。
如果信心不足不去“通天路”求長生,壽元也會大大增加,更會有飛天遁地、移山填海之能——這在世俗凡人眼中,也是“仙人”了,凡人一旦有幸見到,無不焚香禮拜。
乾坤大陸大乾國蒼岐山下有個元江城,是進入蒼岐山的最後一站,再往裏,就進入不知有多深遠的蒼岐山了。城北二十裏處有個古跡叫“太虛遺祠”。建築都已倒塌,但從其殘垣斷壁中也能看出此處曾經的雄偉。
大堆大堆的亂石邊上,有一座就地取材的石屋,門上一幅對聯:憶先祖清河斬魔移山填海,今褚凡持槍誅邪筆走龍蛇。橫批:腹納乾坤。
清河,是三千年前修真界太虛上人褚太虛的佩劍。褚太虛本是一名散修,不知道走了什麼大運,居然修煉到觸摸接引之力的境界,雖然沒能通過通天路,但當年褚太虛持此劍斬邪骨老魔於絕情海,一戰成名。後來太虛上人通天路失敗,此劍損毀。
褚凡是太虛上人的不知道多少代玄孫,當然,除了他自己,也沒有人相信。
三千年,朝代變更都不知道幾次,褚家在這期間,被仇人多次抄家滅族,早已退出了修真界。在外人看來,香火都斷了,對褚凡的認祖行為,都看作是酸秀才往自己臉上貼金,路上相見多會嘲笑一番。
乾坤大陸麵積廣闊,除了大大小小的修真門派,散修更是多如過江之鯽。許多修真者為了獲取修煉用的資源而入世。天長日久,民間雖沒有修煉的法門,但一些強身健體、養氣凝神,能夠延年益壽的功夫套路、武學氣功,多有流傳,褚凡也有修煉。
摸過劍後,褚凡望著眼前廢墟中一塊巨大的廢石,又想起了父親臨終前說的話:“那塊最大的廢石原是咱們褚家密室的內壁,老祖宗發跡的秘密就在其上。可惜老祖宗過於自信,結果隕落在通天路上,否則就??????”
太虛上人的橫空出世一直是修真界沒有解開的迷。褚太虛所習功法威力不俗,在世的時候還好,通天失敗的消息一傳開,有實力的門派和散修馬上化暗中窺視為赤裸裸的掠奪。掘地三尺、嚴刑逼供??????卻不想褚太虛死之前,褚家有五名子弟與家族賭氣外出遊玩。逢此大變,這支骨血兩千多年後才回到故地,早淡出了修真界的視線。
現在,褚家隻剩褚凡這麼個窮困潦倒的書生。文不成武不就,從太爺爺那傳下來的《溫脈訣》隻修煉出一道若有若無的真氣,養脈期還沒圓滿,離塑體期還很遠,隻是不易得病而已,連武林中三流高手都不如,遠不能算作修真者。
放好愛不釋手的雲紋竹劍,褚凡步行去鎮裏,打算看看京城招考皇文發布了沒有。
小城六月,野外綠意盎然,走在鄉間土路上,聽著林間鳥鳴,撲麵而來的清新氣息使褚凡心中湧起一陣愜意,連思想都懶了起來,不想思考。突然一陣急雨襲來,把褚凡淋了個通透。
“晦氣!”褚凡望著轉眼就放晴的天空一陣無語。抬頭望望不遠處林木掩映的破廟,褚凡決定到裏麵拆些幹草、朽木把衣服烤幹再趕路。
“蕭公子,大老遠從京城來不給咱們哥幾個點見麵禮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吧?”剛走到破牆外,就聽到廟裏傳出了人語。盡量收斂了氣息,褚凡挪到了破廟爛塌塌的牆邊。透過院中荒草偷看,一個以三角眼為首的小團體出現在了褚凡躲躲閃閃的視線裏,說話的正是三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