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問的是,既然這兩位都是研發組的成員,那麼到底誰出的力更多一些,還有為什麼這兩位要不接受媒體的采訪和曝光呢,是否和你們研發小組即將研發新的項目有關?
還是因為什麼其他的原因?”
這個問題聽上去挺無厘頭的,但是葉東很快就感覺出這個問題那是來者不善,這裏麵把葉正清和孫誌九混為一談,讓人感覺這兩個人都是隱藏在幕後的世外高人一樣。
葉東皺了一下眉頭,沒有立刻回答,這時候這個記者接著說道:“還有,你們三位經常提到葉正清先生,卻基本上沒有提到過孫誌九教授,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聽到這一句,葉東覺得,自己不能避而不答,否則這幫家夥把這件事情越描越黑,現在人們本來就喜歡研究陰謀論,要是讓他們拿著這一點大做文章,說不定就把葉東他們搞成欺世盜名的小人,反而讓孫誌九這個沒怎麼參加過研發的人,成了一個幕後的所謂科研英雄了。
葉東說道:“這沒有什麼好避諱的,我更正一點你的說法,那就是孫誌九教授,並不是我們研發小組的成員,隻是我們請來的顧問,在我們的研發過程中,提供一些協助性的工作。
除此之外,孫誌九教授真正的身份,是回春項目實驗小組的成員,主要是參與到後期回春項目的試驗中去。
而葉正清教授,才是整個回春項目研發過程中的主力軍,葉教授為人低調,對於這些名聲不是很看重,所以基本上不怎麼接收采訪,但是作為他同一個戰壕並肩作戰的戰友,我們很清楚,如果沒有葉教授,就沒有回春的問世,不管他是不是看重這些名聲,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為他揚名,就是這樣。”
說完之後,台下開始議論紛紛,這時候,又有一個記者要求提問。
“可是葉先生,現在有一些流言,是關於整個回春項目小組內部紛爭的事情,我們想請您做一下解釋可以嗎?”另一個記者說道。
葉東楞了一下:“流言,什麼留言?”
這個記者就從自己的包裏拿出了一一遝紙:“葉先生,這是之前網絡上流傳的關於兩位回春項目小組成員避而不見客的原因……”
記者一邊說,一邊伸手想讓旁邊的人把東西穿給葉東,葉東擺擺手:“這種東西我就不慢慢看了,要不你直接說出來,我們今天都是坦誠相待,我沒有什麼好隱瞞的,您就說個大概意思吧。”
記者點了點頭:“這篇文章裏麵的大致內容是,孫誌九教授作為一個資深的醫學專家,多年來潛心研究,有了一整套完整的關於回春的技術體係。
但是由於孫教授的理論和方法實在是過於超前,所以在主流醫學界不為接受,故而孫教授就找到了葉先生的農研所,希望可以借助農研所的資源,進行醫學研究。
葉先生答應和為孫教授提供幫助,也請來了前農林科技大學的校長王克明先生,趙明劍先生以及那位葉正清先生作為協助。
但是隨著項目的深入,葉先生開始後發現了回春項目的光明前景,然後就對孫教授提出了一個非常過分的要求。
那就是如果孫教授想要繼續進行研究的話,就必須要將回春項目的知識產權完全轉讓給葉先生以及跟葉先生有著很好私教的葉教授。
然後在回春項目成功之後,讓孫教授功成身退,從此退出大眾的視線。然後讓葉教授和葉東先生等人獨享回春項目帶來的榮譽和經濟利益。”
聽到這個記者這麼說,葉東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很難看:“我不知道這種無稽之談是誰發出來的,但是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件事情完全是子虛烏有。”
“但是這裏麵很多事情,說的都非常有根據。”記者說道:“畢竟您和葉先生,還有趙先生,王先生都是學農出身,整個回春小組裏麵,隻有一個孫教授是醫學科班出身,現在您說唯一一個學醫出身的人,和這個回春項目沒什麼關係,完全都是由您諸位這些學農出身的人做出來的,這件事情本身就很難讓人信服啊。”
葉東無語了,本來是想發脾氣的,但是仔細一想,萬一自己這時候發脾氣,那就更加說不清了,索性咬著牙說道:“那我覺的這件事情,你們應該去詢問一些其他的知情人。
比如說是光大醫院的蒲大光院長,光大醫院腫瘤科的主任沈杏林醫生,甚至還有孫誌九教授本人,我想他們都會給您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你能確定,他們不是在被您的脅迫之下,從而被迫這麼說的嗎?”記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