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中)(1 / 3)

將求援文書掐頭去尾,鄭成功很輕鬆的就將其改成了招降書,直接讓人射進了城中。 . .第二,管效忠立刻就派了那個使者前來解釋,鄭成功對此也沒有借此來進一步的討價還價,反倒是表現出了一副寬厚的做派來。

鄭成功圍城江寧,此前在鎮江時還在軍中的李之椿和賀王盛二人卻早已離開。

身為直浙經略,李之椿自是要動員江南的各路義軍,其中蘇州和鬆江的錢應魁就是此前他專門聯絡過的,不過今番是去還是不去他卻有些猶豫了起來。

“此事可是千真萬確?”

“整個太湖都傳遍了,還能有假?”

與李之椿對話的是一個蘇州府的儒生,叫做平源。是儒生,現在卻是支抗清義軍的領,隻是他這支義軍人數有點少,男丁就幾十口子,還都是些同鄉同族,平日裏在太湖打魚為生,找到機會就去找落單的清軍或是滿清官府催科的衙役幹上一票,和不少股義軍其實也沒什麼兩樣。

因為是儒生,所以李之椿很是看重,此番專門前去動員錢應魁的途中特意過來一趟,結果誰知道卻聽到了這麼大的一個噩耗。

“要會稽郡王就是與眾不同,與延平藩定了就能派出南塘營那樣起家的老營頭出動,跨海過來打蘇鬆水師,結果還打贏了。南塘營啊,那可是會稽郡王從大蘭山上帶下來老營頭啊……”

平源一臉的憧憬,李之椿的臉色登時就不好看了。不提前通知陳文,這是他告誡過鄭成功的,因為陳文比起浮海而來的福建明軍有著近水樓台之便,可鄭成功居然還是告訴了陳文。最可怕的是,不光是鄭成功告訴了陳文,陳文居然還派出了軍隊北上幫忙牽製,顯然是此前他的那些挑唆根本就沒有被鄭成功聽進耳朵裏。

鄭成功如今收複南京的大勢已到,陳文還要麵對杭州的八旗軍,起碼江南的大部分地區是無法染指了。南京上遊有張煌言,那是個士人,李之椿相信總能讓此人聽進去一二,但是鄭成功擺明了是自家的主意更大,弄不好這一次隻是前門驅虎後門進狼了也不定。

此番引鄭成功大軍北上,他們為的就是在陳文積蓄了足夠的力量開始席卷江南之前把這個對士紳不夠友好的武夫堵在外麵。現在他們對鄭成功的影響力顯然是很,日後鄭成功打出北伐的旗號,大軍向淮地蠶食,財貨的需求自然是少不了的,無法向南展,弄不好還得從東南士紳們的身上割肉,誰讓他們拖欠的實在太多了呢。

除此之外,錢應魁,這可是他此前多次前去招攬的義軍領,結果現在卻跟陳文的那個部將馬信混在了一起。這意味著的事情,隻怕對他們來就更是不利了。

李之椿的憂思,顯然是沒有影響到平源。此時此刻,儒生對江浙明軍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絲毫沒有注意到李之椿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今一早,學生還聽,會稽郡王在杭州大敗安親王嶽樂,陣斬其人……”

“你什麼?!”

者無心,聽者有意,平源隻當是將坊間傳來的流言給李之椿聽,豈料李之椿卻一下子就站了起來,臉色煞白,猶如急病襲來一般。可到了下一秒,李之椿的麵色卻突然轉圜了回來,甚至隱隱還露著一絲喜色出來。

………………

李之椿一路南下,是要借著鄭成功鎮江大捷的勢頭把整個江南的抗清運動炒熱起來。相較之下,賀王盛離開鄭成功大軍不過十來就重返了回來,更是帶著一支義軍準備堂而皇之的在南京城下安營紮寨。

這些,賀王盛其實始終就在南京和鎮江奔走,此前他聯絡過的平一統,還有張衝甫、吳永功、眭本等人也都很快就到齊,若非那些私下聯絡或是組建起來的義軍實在花費了些時日才組織起來,早就來到了南京城下。

隻不過,此番帶著這支幾十個能的上話的頭目趕來,浮現在賀王盛眼前的卻是一座座與鎮江時截然不同的軍營,以至於賀王盛一度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江邊,成群結隊的福建明軍拿著簡易的釣竿和漁網,在江岸和岸邊的船上捕撈著江魚。在他們身旁或是身後,一個又一個或半大,或隻有幾歲的孩童麵露期待,每當有江魚被釣上來,或是被網上來,無不會引起那些孩童們或是歡呼,或是豔羨的情緒。

每到了這個時候,那些身上半件鎧甲和兵器也無,卻一看就是戰兵的明軍漢子們便會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尤其是看到孩子們指著竹簍或是木盆裏的魚兒出那一聲聲稚嫩、真的童音之時。

這裏麵,倒也有一個例外的,那個漢子反握著一柄標槍,挽著褲腿下了江岸,看樣子在搜尋著什麼。站定了片刻之後,隨即一槍紮進了水中,再舉起標槍時,一條碩大的江魚正插在槍尖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