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石化化工銷售分公司的物流管理(1 / 2)

成立於2000年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化學公司、中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能源化工企業之一,致力於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和貿易,以及石油產品的煉製與銷售、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原油加工能力居世界第三位,乙烯產能位於世界第五位。中國石化主要的化工產品生產企業包括乙烯企業(如燕山、揚子、齊魯等)和煉油企業(如鎮海、海南、長嶺等)兩大類。

中國石化下屬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銷售分公司(以下簡稱化工銷售分公司)於2005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總部位於北京,負責中國石化所屬企業生產的石化產品的資源統籌、市場營銷、產品銷售、物流、客戶服務,以及中國石化所屬企業生產所需相關化工原料的采購和供應工作,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內外貿一體化的石化產品專業經營公司,主要經營產品包括5大類: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纖聚合物及合成纖維、合纖原料以及有機化工原料,2009年,經營化工產品超過2916萬噸,銷售金額近3000億元。目前,化工銷售分公司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設立了華北分公司、華東分公司、華南分公司和華中分公司共4個區域分公司。  化工銷售分公司的產品銷售地域範圍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同時,石化產品的特性不同於一般產品,其物流運作及管理模式必然有獨到之處。

物流管理架構

化工銷售分公司的物流體係由調度運輸處、分公司物流部,以及駐廠辦、銷售網點物流經理、中轉倉庫等幾個層次構成。  調度運輸處作為全公司的物流管理職能部門,負責物流服務商準入、考核、招投標,各區域分公司物流的平衡、跨區調撥、保險,以及物流倉儲建設,從全局的角度進行統籌安排。

4個區域分公司負責各自區域內的產品銷售和市場拓展等工作。每個分公司都設有物流部,作為區域內物流業務的管理和執行部門。 各區域分公司在每個生產企業都設立了駐廠辦,歸屬於物流部管理,負責具體的發貨協調,以及單據、財務、物流業務的處理。此外,化工銷售分公司在成都、常州、廈門等地設立的銷售網點還專門配備了物流經理,負責產品發出後直至到達客戶手中整個物流過程的協調。

物流發展現狀

倉儲概況  目前,化工銷售分公司的倉儲設施有如下幾種形式:

中轉倉庫:化工銷售分公司在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化工產品集散地如杭州、無錫、常州等地設立了中轉倉庫,主要是租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倉庫,倉庫中化工產品的物權歸中國石化所有,委托第三方物流進行管理,一部分配送業務也委托給第三方物流。中轉倉庫的租用形式有包庫、包罐、按噸天付費等幾種,主要是按照產品的特性進行選擇。包庫方式當然是最劃算的,成本較低,液體產品往往會選擇包罐方式;當產品的量不足以包庫時,或當產品的儲存期較短時,則會選擇按噸天付費方式,此時一定要求儲存天數要短,否則成本就會較高。另據了解,化工銷售分公司目前正在廣東建設自己的中轉倉庫;  港口庫:有些區域分公司如華南分公司,把港口作為中轉倉庫來利用,充分利用15天的滯港期(免付費),組織物流承運商進行配送,即把港口作為小型倉庫利用起來,超過滯港期的時間再按天付費。據華南分公司物流部介紹,這項措施每年可以節省大約600萬元的倉儲費用。但此方式對各個環節的銜接要求較高,必須環環相扣,否則就會浪費時間、增加費用。  網點庫:化工銷售分公司在主要產地(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重慶、河南、河北、山東、天津等地),通過租賃與自建的方式在交通樞紐或消費中心設立了120多個網點庫,為銷售網點提供物流服務,以保證物流過程高效運作。  通常情況下,因為運輸方式不同、銜接方式不同、客戶要求不同,各區域分公司會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和產品的物流方式,最終選擇適合的倉儲方式。  除上述三種倉庫形式之外,在生產企業周邊還設有儲存庫。

一般來說,中轉倉庫的設置是隨著中國石化的物流需要而變動的。2008年初,有中轉倉庫近40個,三季度增加到80多個;2009年初,中轉倉庫減至50個,其中有一半固體倉庫是按噸天付費的。

2008年,中轉倉庫累計入庫170萬噸,出庫165萬噸,均比上年增加了50%。  運輸概況  石化產品一般分為固體和液體兩大類,固體約占中國石化產品總量的70%。液體通常以罐裝為主,使用公路罐車和鐵路罐車進行運輸,此外還可以進行管道運輸;固體一般以廂式車、集裝箱或鐵路方式進行運輸。  2009年,化工銷售分公司與近200家承運商開展了運輸業務合作,產品運輸總量約為2200萬噸,其中,為客戶配送產品(公司承擔運費,含互助原料)為69萬噸,產品配送比例約為31%,其他部分為客戶自提。客戶自行提貨的原因之一是結算價格不同,二是有些大型企業購買量比較大,他們自己進行配送,或者是有返程運輸車,在送貨完畢後順便就把購買的化工產品提走了,能夠減少車輛空駛,降低物流成本,例如娃哈哈、金德管業等企業,把成品送到華北地區,返程時就到燕山石化把原料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