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子陵假扮的嶽山,則在晃公錯離去的同時也是迅速莫入錯落無序的民房之中。以徐子陵的精神修為,應該不會出現原著裏被邪王陰後跟蹤的情況,至於其他的勢力,想要追究就更不可能了。
不過經過這一仗,令東來與晃公錯對決也失去了意義,而嶽山的地位也重新回歸到宗師行列之中。
……………
令東來問:“小仲,你是不是覺得小陵有點厲害得不靠譜?”
寇仲笑著點頭。
徐子陵的修為與自己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按照道理應該贏不了晃公錯才合理的。可是徐子陵今天的表現,完全超越了寇仲的想象,所以才露出如此慎重的表情來。
令東來解釋道:“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四十年前,嶽山與晃公錯有過兩次交手的記錄,嶽山稍微占了一點優勢,再加上臨陣時小陵破了晃公錯的心境,注定了晃公錯的敗局。”
頓了一下,令東來神秘兮兮地補充道:“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石青璿這個活著的武林寶典曾告訴過七殺拳的破綻。剛才最後的一招,就是子陵在率先洞悉其破綻的情況下的冒險一搏。”
“明白了……”
寇仲苦笑不已。
有了七殺拳的破綻,徐子陵簡直就是拿著作弊器在跟晃公錯對決,打從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公平的對決。不過木已成舟,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令東來追問道:“好了,第一環已經圓滿結束,接下來又有什麼鬼主意?”
寇仲笑著答道:“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咯,嶽山在這一戰中也負了點內傷需要靜心休養,不想洞悉了邪王的秘密而差點性命不保,不得已之下隻得先行撤離長安這個是非之地。但由於嶽山掛念舊情,所以寫了一張‘血書’給李淵。”
“哈哈……”
令東來聽完,大笑拍著寇仲的肩膀。
無漏寺的大德聖僧是石之軒另一化身,這個秘密對於熟悉劇情的令東來來說自然不是什麼隱秘。也正是出於這裏,令東來曾對雙龍、石青璿等人提醒過,希望他們以後好有個準備,不想現在竟然被寇仲利用來作嫁禍之用。
唐皇李淵對碧秀心之死耿耿於懷,對嶽山的愧疚之情再加上石之軒一手顛覆大隋王朝的光輝戰績,身為唐皇的李淵若是知道石之軒的蹤跡,肯定會盡起高手將石之軒扼殺下去。這一點已經在原著裏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簡單點說,寇仲的計謀有很大的可性行。
以前令東來見寇仲沒什麼耍陰謀的天賦,今天看來,倒是令東來被原著給糊弄了。若是寇仲這一計劃成功,那很可能意味著邪王好日子的到頭,進而讓寇仲起出楊公寶藏的過程來得更為順利。
寇仲補充道:“我一想到石之軒單憑一人之力就顛覆了整個大隋王朝,那個心就瓦涼瓦涼的。而且石之軒的幻魔身法和不死印法實在是太恐怖了,尋常情況下我們根本奈何不得。為免後患,我們必須先下手為強。”
令東來倒是想到了一個問題,問:“石之軒再是無良,也是石青璿的親生父親,血濃於水,我怕小陵以後難做人啊……”
的確,以徐子陵與石青璿關係,基本上是定局了的。如若石青璿對石之軒還有一點牽掛之情,那麼徐子陵以後就難做了。作為兄弟的,怎麼也不能讓自家兄弟冒這個風險吧。
寇仲沒想過這一層關係,倒是難了下來。
令東來建議道:“等一下你還是認真問子陵一次,我們會尊敬他的意見。”
寇仲無奈道:“這也是無奈中的辦法。”
可是寇仲的話剛一說完,就馬上追問道:“令大哥,以你現在的實力,若是正麵與石之軒發生衝突的話,你有多少成勝算?”
令東來搖頭答道:“真正算起來的話,我與他的贏麵大約是五五對開,不過若是要傷他的話,我倒是有十成十的把握,隻不過我要付出一些小代價罷了。”
令東來哪裏聽不出寇仲的急切之意,馬上補充了後邊那句。
寇仲陰陰地笑了起來,說道:“對於石之軒來說,人越多反而對他越有利,對我們越無利。不過令大哥能傷他就好,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至少石之軒生存的幾率又低了三分。”
令東來還不能領悟寇仲的意思就是笨蛋了,問:“你是不是要我隨便找個理由與石之軒切磋一下?”
寇仲認真地點下頭來,一點猶豫也沒有。
這樣的寇仲與原著裏的寇仲有一點變化,怎麼說呢,少了點天真灑脫之味,多了一點狠辣無情之感。雖然本質上還是那個寇仲,但令東來已經清晰感覺到一股陌生的上位者的殺伐之氣。
這個是令東來心底的感覺,不過這個念頭在令東來的腦海裏一閃而過,仿佛從來沒有一般。
“好的。”
令東來應完之後就起身,慢悠悠地離去,隻留下一臉惆悵的寇仲。
或許這個時候的寇仲也發覺了自己的變化。隻不過這個變化是必須的,寇仲要做一個好皇帝,性格就必須有變化。連宋缺也這般評價過他:你的性格不適合做帝王,因為你缺少帝王最基本的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