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見多爾袞目光中充滿了疑惑,擔心其誤會自己的意思,趕緊笑著解釋說:“胡楊台遠離盛京,有數千裏之遙,我是擔心出征將士們能不能吃飽穿暖,這也關係到這次遠征能不能取得勝利。”
多爾袞心中略微釋然,但方才心中騰起的那股疑雲,沒有立刻消散,依舊旋繞在心頭,片刻,他才慢慢地說:“太後,這索朗格乃是大清派往胡楊台的密使,經營胡楊台已有數年,囤積糧餉無數,完全能夠滿足此次出征大軍的需求。”
孝莊輕輕一笑,讚歎道:“睿親王心思縝密,謀劃周全,沒有辜負先帝教誨。”
順治緊緊盯著多爾袞,少頃,微笑著說:“太後說的對,十四叔思維縝密,腹有良謀,早已謀劃妥帖,怪不得用兵如此神速。”
孝莊也衝多爾袞微微一笑,兩眼放射出一片似水柔情,說:“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王爺深得漢人的兵法要旨,取胡楊台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聞聽這句讚揚之言,多爾袞心中微微一蕩,暗想,利用漢人征伐漢人,大清坐收漁翁之利,的確是一著高棋。
太祖時期,朝野極力仇視排斥屠殺漢族人,而太宗繼位之後,廢除了這一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政策,適時頒布了“恩養”政策,極力籠絡對大清有用的漢族蒙古族等異族人,並且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
範文程洪承疇祖大壽孔有德等漢族讀書人和將領,自歸順大清之後,利用他們聰明的頭腦和豐富的政治文化知識經驗,以及深廣博厚的人脈資源,積極出謀劃策,為推動大清王朝進一步興旺發達,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同時,漠北漠南的蒙古各部落,以及朝鮮,也在“恩養”政策的感召之下,逐一歸順大清,不再與大清為敵。
從這一點上看,皇太極的政治眼光要遠遠高於其父努爾哈赤,不愧為大清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可惜,離世得太早了。當然,如果皇太極還活著,多爾袞就不會有今天這樣隆崇的地位。
多爾袞繼承了其兄的政治遺產,繼續對異族人實施積極的“恩養”政策,派鬆錦大戰失敗之後歸降的楊樹楷返回明朝,就是典型。
可惜的是,在這關鍵時刻,身負重任的楊樹楷行事優柔寡斷,被射天狼王玉傑出其不意地擒殺,令自己原來的如意計劃全盤落空,書生誤事,此言不假。
時至今日,金興國死了,楊樹楷也死了,但是,自己的心腹索朗格精明過人,掌控了胡楊台的一切事務,有他暗中接應,清軍占領胡楊台,料也無大礙。
想到這兒,心中一歎,多爾袞趕緊說:“臣用兵打仗治理朝政的本領,全是先帝教導的。沒有先帝的提攜,哪有臣的今天?”
孝莊依舊微微一笑,看著順治,頗為感慨地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自古就是這樣。先帝在世時,每逢出兵,都為糧草發愁,一日三歎,有時竟整夜不能寐。現在回想起來,創業真是太艱難了。”
孝莊口口不離皇太極,其用心用意,多爾袞心知肚明,但神色依舊平靜,隻是微微頷首,表示完全理解。
少頃,多爾袞順著孝莊的話,緊聲說:“如果沒有先帝,我大清就不會有今日之興盛局麵,這一切,都是先帝的功勞。”
孝莊見狀,繼續說:“如今有了睿親王的鼎力擁戴,我大清江山固如金湯。這些用兵打仗的事情,本宮和皇上也不懂,就全部交給王爺,由王爺全盤負責好了。”
順治瞥了一眼孝莊,回過頭衝多爾袞頑皮地一笑,露出兩排整齊潔白的牙齒,說:“從今以後,有關征討殺伐之事,就有十四叔全部負責,自行籌劃,不必再向朕稟報。”
孝莊緊盯著多爾袞,神色漸漸嚴肅起來,少頃,才鄭重其事地說:“我們母子今後的命運,大清王朝今後得命運,就交給睿親王了。有了王爺的保護,皇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多爾袞心中異常明白此話的深意,趕緊站起身,朗聲說:“謝皇上太後厚愛,臣一定不負眾望,力保大清江山萬年永固。”
順治孝莊多爾袞之間的一場談話,就此結束了,但三人誰也沒有感到一絲輕鬆愉快,相反,三人都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沉重。這種沉重感,如同濃厚的陰雲一般,重重地壓在在三人心頭,久久不能消散。
去年八月,皇太極猝然離世,給蒸蒸日上的大清王朝留下了諸多糾纏不清的問題,皇位的競爭,隻是其中一例典型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影響大清朝政穩定以及未來走向的事情,會諸一浮出水麵。
從崇德殿出來,迎著冰冷的雪花,多爾袞立定腳步,仰起頭,緊閉雙眼,任憑大片的雪花飄落在臉上,瞬間又融化為雪水,沿著臉頰流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