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鬧五台山那一次,魯智深在寺中難守清規戒律,喝醉了酒,大鬧了一番五台山。按規定和尚是不能喝酒的,但魯智深就喜歡喝酒,那天剛好沒忍住,憋得太久,也就喝的太多,喝完就撒起酒瘋,幾十個人都按不住他,那一次過後長老可是好一頓訓,魯智深會聽的進去嗎?等到第二次喝酒,他的禍闖大了,醉酒後一身力氣,他自己都控製不住他自己,把山腰的亭子和泥塑的金剛一拳一個,全都打壞了,長老們沒法再原諒他了。智真長老隻得讓他去投東京汴梁大相國寺安身,長老說:“我這裏不能留你了,我介紹你去東京大相國寺,我師弟在那兒當長老,他會安排你的。”就此第一次別了五台山,臨行前智真長老贈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遇林而起指遇到林衝要起身離開東京。遇山而富指遇二龍山要落草為王,劫富濟貧。遇水而興指水泊梁山,因為二龍山畢竟還是個小山頭,最多也就是劫富濟貧,直到上了水泊梁山,才算是真正開始了征討天下,替天行道。遇江而止指遇到宋江而在梁山為將。結果全都靈驗了,魯智深十分佩服智真長老的神機妙算。
而在梁山歸順朝庭平定遼國後,魯智深再一次走上五台山麵見智真長老詢問自己今後該何去何從。智真長老看了智深一眼,淡淡言道:“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阿~”魯智深不解圓寂為何意,複問長老,長老背身而去,曰:“日後你自然會知曉。”魯智深騷騷撓門,就這麼一知半解的走下五台山。
後來,魯智深果然擒得方臘大將夏侯成,並親手抓獲方臘,一時間,勝利將至,可以班師回朝了。巧的是在回京途中,在杭州恰逢錢塘江潮信大至,魯智深突然想起長老之言——“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他便找尋到當地有名的寺廟,問明“圓寂”之意,乃是功德圓滿,飛升成佛的赴死涅槃之說。
魯智深大笑:“方丈之意就是要灑家除掉方臘以後,功德圓滿,可以在此死去了阿!也罷,灑家孤身一人了無牽掛,死便死!怕甚!來人!淨身!”
就此,魯智深在六和寺沐浴更衣,焚香打座,閉眼誦經圓寂。待到宋江他們收到消息趕來時,隻見法堂裏焚起一爐好香,魯智深已自坐在禪椅上不動,自疊起兩隻腳,左腳搭在右腳,自然天性騰空。梁山眾人皆悲矣,以為魯智深亡哉,紛紛為其上香。
同一時間,六和寺的大堂,有位女子來上香,奉上壽桃,香入香爐後就哭哭啼啼起來,那叫一個梨花帶雨。剛巧有位梁山的嘍囉路過,以為是來哭悼魯智深的,便詢問道:“你可是受過魯頭領的恩惠,特來悼念他的?”女子抹了抹淚,哽咽道:“民婦哪是來悼念什麼魯頭領阿,民婦悼的是自己命運。”那嘍囉噓唏一聲,便離去了。
再看那女子,鬅鬆雲髻,插一枝青玉簪兒;嫋娜纖腰,係六幅紅羅裙子。素白舊衫籠雪體,淡黃軟襪襯弓鞋。蛾眉緊蹙,汪汪淚眼落珍珠;粉麵低垂,細細香肌消玉雪。若非雨病雲愁,定是懷憂積恨。
其素麵朝天哭訴道:“民婦金翠蓮,二十有八,乃是,十年之前幸得一位魯官人搭救,民婦得以脫離苦海,可不幸的是在那魯官人走後那鄭屠戶的兄長鄭大又來調戲民女,仗著權勢強娶民女為他小妾,民女之父讓其活活打死,日夜受累,苦不堪言,若上蒼有眼,且讓民女再遇貴人吧。“言畢,磕了數個響頭,才起身,欲離之際,又回頭向大堂中央的佛像叩首數次,這才走出六和寺。
不錯,此金翠蓮正是魯智深在十年前在鄭屠手上救下的女子,十年前,魯提轄為了出口惡氣,想教訓一下鄭屠,卻失手三拳將鄭屠打死,此事要說魯智深他也是曆曆在目,要說為何會為這金翠蓮出頭?教訓惡徒是原因之一,其二就是看上了這金翠蓮,在酒樓一遇可讓魯智深思念了十年阿,隻因當時隻認作兄妹而無愛慕之意。十年之後,卻是陰陽兩隔。
且說魯智深駕著碧玉白雲欲往佛的身邊,在七彩祥雲的佛門前碰上一指路人,那人正是智真長老。魯智深見到老熟人,很是高興,笑道:“長老,老想到是你來接灑家。灑家聽了你的話,捉方臘功德圓滿,聽信潮而坐化,這般又碰見你,你可得再指引灑家下一步又該作何事。”智真長老對他說:“智深阿,你雖功德圓滿,但還是來晚了,原本我佛要派你往未來西天做件驚天之事,可你已然錯過時辰,無需多言,我佛有另一重任要托付予你。”魯智深撓撓腦袋不解道:“那是啥重任要托付予灑家?”
智真長老信手拈來,掌心多了一縷佛光,佛光中好似有朵蓮花。蓮花自古就是與世無爭,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有著無懼邪惡的力量,花語:自由脫俗的心。
長老語重心長的講到:“此乃我佛贈予你的菩薩人靈蓮花,吞了它,它的純淨能讓智深你擁有不懼邪惡的力量,且若你後代心懷正義尚可傳承千年。”魯智深憨笑道:“灑家自當有萬斤之力,何須畏懼邪惡,又何須這什麼什麼人靈啊,不要也罷,不要也...”不待魯智深答應,智真長老二話不說直接就塞進智深嘴裏,說道:“阿彌陀佛,此乃佛贈予你的禮物,怎可不要。”魯智深道:“長老,既是吞了這什麼什麼人靈你還未告訴灑家要做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