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長生因果與天璣秘術(1 / 2)

次日一早,王星整理好儀容,換上昨日拿到的避塵服,按照翁然所指之路,向馮姓儒生所在洞府走去。

路途中,偶然遇到其他弟子,也都在打坐修煉,趁著紫氣東升之際,吸取天地之間的精華。整座上山很少有閑人到處晃蕩。

走走停停,沿著小路循經而上的王星,不多時便走到後山山腰處的一座清幽庭院。

庭院內布滿了許多王星從來未見過樹木,或高或低,形成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將位於庭院深處的一座竹樓隱藏的嚴嚴實實,令人不自覺地驚歎的此地主人的手段。

王星站在庭院的籬笆牆外,望著眼前密密麻麻的,好似鬼影一般的叢林,竟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林。

就在王星躊躇之時,遠方傳來馮姓老者淡然的聲音,“王星嗎?你直接進來就好。”

話音剛落,王星驚然發現眼前的密林竟兀自開始抖動轉移,片刻間,一條直通竹樓的林蔭小道便出現在王星眼前。

王星見狀,不禁在內心感歎道不愧是仙家手段。隨後便收拾好心情,向竹樓走去。

甫進竹樓內,便見得馮姓儒生早已坐在大堂中央的紅木椅子上,左手捧著一杯香茗,看起來好不愜意。

馮姓儒生見王星到了,隨手指了指前廳的石椅,示意王星坐下,然後看似隨意的問道。

“王星,你可知道為何本脈人數不多,卻仍能成為秋林頂尖七脈之一?”

王星想了想,認真回道,“本脈既以天機測算為名,想必收徒必有一些不同的標準,以至於弟子稀少。來時路上,我觀眾師兄師姐,與昨日試煉所遇到的師兄相比,皆有一股難以言明的出塵之感。其他的請恕弟子見識淺薄,不能看出更多不同之處。”

馮姓儒生聽到這,大笑道,“果然是天資聰穎之人,以你見識能看到這些已頗屬不易了。”說完,放下手中的茶杯,向空中打出一陰陽法陣。

“修仙長生之道,無非是通過自身所修功法從天地之間吸取一絲靈氣滋養其身。無論所采取方式如何,大多殊途同歸,都是竊天地而補自身。然而天地萬物自有靈性,眾修士修行過程中,本身就壞了天地輪回的根本,故冥冥間常有因果加身,形成劫難。此等劫難,或化天災,或化人禍,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個萬劫不複的下場。”說到這,馮姓儒生指了指空中的陰陽圖,繼續說道。

“你可看見這陰陽圖?修士若想長生,必將如這陰陽圖一般,將自身與天地間積累的業報維持在一個平衡的地步,隻有這樣,才能於天地輪回中尋求的一絲生機。所以儒道修士傳教天下,以芸芸眾生的書生誌氣來衝刷自身修行中所產生的因果。類似的佛家廣修寺廟納百姓香火,道家深居山林避世不出,魔道修士借生靈血肉轉移自身業報皆是一樣的套路。而我秋林宗其他幾脈所修長生之法也類似於此。”

王星聽到這,沉思了一會,向馮姓儒生問道:“敢問本脈所修長生之道為何?”

馮姓儒生正了正麵色,麵色一凜,“本脈所修乃仙算長生之道。”

王星一怔,正欲再問卻聞馮姓儒生繼續說道,“本脈所追求的,乃是天地之中明明存在的一絲機緣。所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唯留一絲生機。而本脈便是測天機,尋因果,於萬物之間抓住這一絲生機,成就自身。無論是你解師叔的青霞七耀典,還是你徐師叔的尋龍點穴之術都是此道。而這次,根據你的情況,我打算傳你六爻秘書,具體理解如何就看你自己了。”

言罷,便從袖中掏出一本封麵寫有《六爻秘術》的線裝書籍扔到王星手中。

王星接過書籍,不自覺的撫摸上去,一股曆史的滄桑感撲麵而來。

馮姓儒生見王星接過《六爻秘書》,也不多言廢話,便向其解說起其中精妙之處。而王星也強迫自己沉下心來,細心傾聽著師尊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