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即所得 從日誌透視網絡安全
信息安全
作者:程彥博
防火牆、IPS、IDS、反垃圾郵件、上網行為管理……企業在其網絡中部署了一連串的安全設備後,如何有效地整合這些設備產生的數據並進行關聯分析,從而對企業網絡的運行狀況和安全隱患做到心中有數呢?
需求迫切
“過去,安全廠商會麵臨著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客戶會問,當部署了安全設備之後,怎麼知道設備起到了應起的作用?”WatchGuard中國區市場總監萬熠帶有調侃地告訴記者,“我們隻好告訴客戶,如果部署了我們的設備之後,網絡一切正常,就說明我們的設備起作用了。”
雖是調侃,但是萬熠的話還是道出了企業對網絡安全狀況感知的需求,當然,這同時也是IT部門向企業決策者證明安全設備投入所獲得回報的需求。
此外,當雲計算和虛擬化越來越多地在企業中得到應用時,日誌分析同樣給管理員帶來挑戰。“虛擬化平台是分布式的,它的計算節點、存儲節點都是分布式的。這時,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根據策略動態分布並動態遷移。”萬熠認為,在傳統的物理設備上做日誌分析和可視化是相對容易的,而在虛擬化環境中,要搜集大量的、分布式的日誌並進行分析,難度可想而知。
WatchGuard和國外科技資訊網站Slashdot共同發起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搜集到所有日誌數據之後,51%的安全專家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出組織內消耗帶寬的應用,工作在“能見度”極低的日誌管理平台上,更不可能定位那些威脅企業核心機密的源頭。這些都使得安全評估、威脅源頭追蹤,以及法規遵從工作都難以再從日誌入手。
所以,在日誌數據的海洋中,IT管理員需要借助強有力的工具來“擦亮”眼睛,用較低的成本看清網絡安全的運行情況。在更高效和便捷的雲操作環境中,WatchGuard Dimension采用了可對不同層級人員提供獨立日誌報表的數據輸出結構,而分層的樹型操作方式更可以讓各種關鍵流量一目了然。另外,基於全球威脅地圖的展現層設計和超過70種數據集合的報告,都可以讓深入網絡內部探測的結果更加可視化,這包括動態的儀表盤、專業的指導意見、優秀客戶的實踐結果。
長於易用性
WatchGuard推出的Dimension正是基於這樣的需求。萬熠向記者介紹,WatchGuard Dimension其實是一個管理軟件,集成在WatchGuard的安全設備中,為用戶提供針對網絡雲安全和數據可視化分析的解決方案。
“WatchGuard Dimension首先做的工作是日誌收集,它會對企業網絡方麵的日誌進行采集,然後進行分析並通過組件及HTML5的方式將分析的結果呈現出來。”萬熠介紹,“此外,Dimension還提供日誌服務,因為用戶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存儲和查詢,所以我們會將采集並分析的數據建成數據庫,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用戶隨時使用。”
據了解,用戶隻要將WatchGuard NGFW等安全設備的操作係統升級到版本11.8,就可以免費獲得Dimension功能。如果是雲數據中心中的虛擬化網絡,Dimension功能要通過WatchGuard SSV(WatchGuard 基於VMware、Hyper-V等虛擬化平台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進行安裝來實現。
WatchGuard Dimension采用了可對不同層級人員提供獨立日誌報表的數據輸出結構,分層的樹型操作方式可以讓各種關鍵流量一目了然。另外,基於全球威脅地圖的展現層設計和超過70種數據集合的報告,都可以讓深入網絡內部探測的結果更加直觀。
“實際上,WatchGuard Dimension的最大亮點不僅在於功能,而且在於易用性。”萬熠最後告訴《中國計算機報》記者,“相對於安裝日誌服務器的龐大工作量,安裝Dimension的工作量微乎其微,甚至可以直接使用,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資金成本和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