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聽海》!(1 / 2)

次日一早,和《極速奔跑》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告別後,薑倫一行人登上了離去的班機。

除了張子玲要去香江,其他幾位都是一路回京,倒也不至於寂寞。

大家早已互留了電話,下了飛機簡單作別,便各奔東西。

公司派了車來接機,直接送薑倫和陳盈盈回了家。

一連休息了兩天,第三天的上午,薑倫來到了易達。

乘電梯上樓,直接來到吳朝陽的辦公室,推門進來卻看到吳朝陽正對著電腦玩遊戲,不禁笑道,“吳哥!您這工作真舒服,吹著空調玩著遊戲,還喝著茶!嘖嘖,爽!”

“我這是正事兒!”吳朝陽卻一本正經,“你來的正好,有事兒跟你談!”

“您說!”薑倫把門關上,坐到他辦公桌前的椅子上。

“你先看看這個!”吳朝陽遞來一份報表。

這是一份兒新專輯和《鬼吹燈》的銷售表,詳細記錄了每個渠道的銷售情況,以及從發售到現在每日的數據。

專輯的銷售雖然突破了12萬,但卻是包含了之前預售的五萬張,也就是說,這近三個星期的時間隻售出七萬張,而且大多數都是電商平台的渠道,傳統渠道的銷售量微乎其微。

而《鬼吹燈》截止昨天的數據,第一批首印已經售空,第二次印刷也以上架,銷售雖然有些回落,但也還算相對平穩。

《鬼吹燈》發行至今,薑倫除了上節目推薦過以外,沒去任何地方做過宣傳,這才一個月不到,就能有如此傲人的成績,著實讓所有人都吃驚了一把。

在文化圈,這消息已經被吵破了天,有關專家稱,之所以《鬼吹燈》的銷售能出現這樣的現象,原因有很多種,除去明星效應,這本書的類型也是前所未有,所以吸引了很多人。

早從《鬼吹燈》在網絡火爆之初,就有很多人表示不看好,尤其是那些傳統作家們還曾譏諷過,甚至有位作協副主席公開表示,華夏文學怎麼能淪落到靠“裝神弄鬼”才能火爆熱銷的地步?

但他們私下裏閱讀《鬼吹燈》後,才發現這並不隻是一本裝神弄鬼的書。

書中將東方神秘文化與世界流行文化元素融為一體,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古老的傳承、神秘的遺跡、兄弟間的情誼更引人入勝,加上幽默精煉的語言、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使得他們也沉醉在了《鬼吹燈》的世界裏。

從懷疑者變成支持者,再到公開力挺,他們的轉變,吸引了更多的精英階層關注此書,因此《鬼吹燈》才創造了如此佳績。

專輯和書的銷售成績相比,兩極分化嚴重,看起來是音樂市場不如文化市場。

但是再看各大音樂軟件給出的數據,專輯中所有歌曲的播放量,都獲得了傲人的成績,各大排行榜幾乎已經被薑倫的新歌承包。

尤其是《愛在西元前》《唯一》《江南》這三首歌,在各大排行榜的前三裏至少會出現一首。

可這有什麼用,別說破千萬,就是破千億的播放量,也是免費在聽,沒有人為此買單。

聽眾不會,播放器軟件公司不會,網絡運營商更不會。

音樂從業者的春天,不知道在何方。

“先跟你說一說下個月的工作計劃吧!”吳朝陽打開電腦上一個文檔,“下個月要跑十五個城市,包括幾場歌友會、上各大節目宣傳新專輯,還有幾場《鬼吹燈》的簽售,肯定會累一點兒,你做好心理準備!”

“嗯!”薑倫無奈一笑,又要辛苦了。

“另外,影視公司那邊有部電影找你,拍不拍?”

“算了吧!”薑倫擺擺手,“我現在還不打算進入影視圈!”

“我也是這麼想的,那我就正式跟他們推了!”

吳朝陽說,“另外,幾大通訊商那邊結賬了,彩鈴費,音頻試聽費結算下來還不少,公司給你打到賬戶了,你簽個字!”

說著,吳朝陽遞出一張紙,是財務部門的收款單。

薑倫看了一眼,不禁愕然,“三百萬?有這麼多?”

“不算多!”吳朝陽笑笑,“這還是上個月的錢,你這個月發的新專輯,公司也和通訊商簽了新約,以後每個月領到的更多!”

“乖乖……”

薑倫現在也算身家百萬了,之前公司結的賬,除去給家裏寄的錢,還有買那一套錄音設備,以及零零碎碎的花銷,所剩存款還有四百多萬。

這還是有一部分沒結,像前幾天的歌友會和錄製《極跑》,都還處於結賬中,新專輯和《鬼吹燈》的銷售分成,也得下個月才能結。

這麼算下來,到下個月底存款破千萬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還有個事兒,就是這個遊戲!”吳朝陽指了指他剛才在電腦上玩的那款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