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之間PK是選秀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沒有PK哪裏來的晉級。
但《好聲音》的這種導師考核模式,卻是非常新穎的一種模式,學員們在組內先PK兩遍,選出組內四強後,再進行導師混戰。
看著學員們都這麼優秀,但也免不了淘汰的命運,台下的觀眾都有些崩潰了。
還有人因為某學員的淘汰哭了出來。
坐在薑倫身邊的一個女生,此時就正在嗚嗚的哭個不停。
周圍還有觀眾也是遺憾的議論著:
“唉,可惜了,要是去了其他導師的戰隊,也未必會淘汰他!”
“是啊,盧宗建這一組的學員都太強了,一個比一個厲害,淘汰誰都不忍心啊!”
“盧宗建是怎麼做的決定,我明明覺得被淘汰的那個唱的比較好啊!”
“我也覺得,從盲選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他了!”
“別這麼說,留下的這個也不錯,更何況還有第二輪PK呢,誰能進四強都是未知數。”
“我覺得有些草率啊,對唱一首歌,盧宗建和其他導師討論一下,就這麼定了誰去誰留了?”
“節目組這麼設定,肯定有他的道理,再說了,就算被淘汰的學員們以後在這一行混得畢竟厲害,但就不允許導師現在有走眼的時候嗎?其他選秀節目不也有遺珠麼?”
“那倒是,《好聲音》這次來的學員裏,很多都是其他選秀節目的遺珠,在這麵表現都非常棒!”
這些觀眾的議論,薑倫都聽到了,就算《好聲音》是一檔異世界已經非常成熟的節目,但其中也難免會有欠缺的地方,但這個節目的設定就在“自主選擇”這一麵上。
既然學員自己反選,進了盧宗建的隊伍,遇到了強者如林的局麵,就不能怪節目的設定。
薑倫也希望觀眾們能有這個認知: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今天原計劃是要錄兩場,盧宗建和林海兩隊,一直要到下午兩點。
但因為推遲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才開始錄製,所以暫時取消了今天上午錄製第二場的計劃,改為下午四點開始錄製。
前半場PK的最後一組學員——曹毅和龍夫終於出場了。
薑倫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想聽聽這首由他改編的歌曲現場效果會怎麼樣。
前奏的電音音效,一下子就讓現場的觀眾燃了起來。
“哇!盧宗建還會這麼風格?”
“電音?我沒聽錯吧?前麵六首歌都有盧宗建的個人風格,唯獨這一首相去甚遠啊!”
“老盧什麼時候開始玩電音了,節奏來了,好爽!啊!不行了,我要丟了……”
“嘿!嘿!好魔性!”
台前,四位導師也是一樣的表情。
盧宗建雖然在製作室裏聽了,但是現場聽到又是另一種感覺。
他的心底不由得對薑倫豎起了大拇指,牛!
這麼一個前奏就把氣氛搞起來了,這個速度,這個效果,恐怕是樂壇編曲第一人了吧!
林海、洪娜和蔡慶國也是一臉的目瞪口呆。
“什麼鬼?”
“這……電音?”
“本來是嚴肅的比賽,為什麼我突然感覺這麼不嚴肅了呢?”
“誰說電音就不嚴肅了?老蔡,你的音樂態度得改啊!”
“對,我們其實應該鼓勵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音樂出現!”
“呃,要說不嚴肅,你們當初搶學員的時候,那儀態才叫不嚴肅呢吧?”
“切,說的好像你沒搶是的……”
薑倫在台下笑而不語。
其實這個前奏,是他借鑒了異世界電音名曲《江南Style》,就是那個像是刮擦一樣的lead音色,這個音色在異世界很多歌都有,前有Lmfao樂隊的《I-am-not-a-whore》、尼基-米納什的《Pound-The-Alarm》,後有飽受爭議的《倍兒爽》。
這個音效的魔性,不亞於之前他拿出來的《Faded》,要不然異世界也不會有那麼多歌Remix這個音效。
前奏一過,一聲非常科幻的音效“咻”的劃過,然後電音節奏依舊,但是鋪墊的音效在混響增大的效果下,顯得格外空靈,仿佛整個天地的距離突然間拉開了。
曹毅的聲音也隨之而來。
原版主歌部分非常著名、非常動聽的那一句,被曹毅搬到了整首歌的前段,並且喊口號似得唱了三遍,第三遍的最後一個音,更像是卡帶的似得“誒!誒!誒……”了好幾聲,這個效果,又是薑倫跟《倍兒爽》裏的“爽!爽!爽!爽!”這一句借來的。
如此編曲,直接打破了原版的結構,而且在很多地方做的也像是散板一樣,不過卻給這首歌賦予了新的感覺,大家不但不反感,反而都挺喜歡。
曹毅唱完第一段主歌,後麵的樂手在間奏段猛然加入了吉他、貝斯和鋼琴,隻有鼓聲沒有,還是沿用的電子節奏鼓點,讓這首本來挺燥的一首歌,更燥了。
龍夫開唱了,這種風格也正適合他,和那些夜場唱的DJ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改編上比那些土嗨類歌曲要洋氣的多,更何況這還是一首英文歌。
如此改編,不僅平衡了兩個人,也突出了兩人的亮點,曹毅原本是短板,但這麼一來,已經高出了龍夫一截,而龍夫原來也隻是比較適合,但這麼一改後,雖然沒曹毅亮點多,但他多年的PUB演唱生涯,憑著磨練出來的技藝,比先前更加遊刃有餘。
兩人合唱道第三遍主歌的時候,已經可以和台下觀眾去互動,完全放開了。
直到最後一句落下,盧宗建終於鬆了口氣,雙手握拳高舉過頭頂,向台上兩人表示慶賀。
華嶽陽走上台,“感謝兩位學員的精彩表演,那麼我們先來聽聽他們的導師盧宗建老師的點評!”
盧宗建拿起話筒,都沒坐下,站著就開始說了,“非常精彩的表演,我原先給她們設計的編曲不是這樣的,但是我一直在聽他們錄製的小樣,一直都不滿意,所以在開場前和薑倫商量,重新為他們的聲音量身定做新的編曲。一開始導演組隻給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薑倫直接去編曲了,他沒有任何反駁,勸阻,也沒說任何怨言,因為大家都知道,兩個學員之間肯定要選一個晉級,另一個被淘汰,所以其實到了這個地步,看起來似乎已經沒必要了,但我的想法是,不能給任何學員留下遺憾,我的學員在這個台上,即使是輸也要心滿意足的離場,雖然最後的編曲用了近兩個小時,但是薑倫做到了,而且質量非常好,還是現下最熱門的電音改編,要知道,我最快的一次改編,也花了五個多小時,真的,感謝薑倫!他是年輕一輩非常優秀的音樂人,也是我們華語樂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