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快點!他娘的!磨磨蹭蹭的!老子一鞭子抽死你信不信?嗝……”一名身穿白盔白甲的士兵,正歪歪斜斜地騎在馬上,一邊打著飽嗝兒,一邊手握馬鞭,對著腳下的一群衣衫襤褸、骨瘦如柴,被一根手指粗的麻繩拴著串連起來的百姓大聲嗬斥著。
在這一群人中間,有老得頭發胡子都白了的,也有小得唇邊剛剛長出細細絨毛的,但更多的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男子。不用說,這又是被天朝大軍抓來服兵役的。
這樣的場景,近些年來幾乎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出現一次。沒辦法,誰讓自己是天朝子民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作為天朝的子民,自然要為天朝賣命。
據說天朝大帝在先皇麵前發過毒誓,一定要蕩平北方敵人的進犯,無論他們是匈奴還是鮮卑,還是什麼狄人羌人,隻要是北邊來的異族,對待他們的隻有一個字:殺!
本來,天朝和北方夷狄並沒有什麼大的摩擦,因為兩國百姓並沒有太多的往來,相安無事了成百上千年。偶爾有邊民打獵到了夷狄之地,也沒有什麼可緊張的,清風明月本天賜嘛,不僅不會互相搶奪地盤,打打殺殺,反而還能夠互相幫個小忙,蹭點吃喝什麼的,畢竟人性本善。雖然話語不通,但互相打個手勢,比劃比劃,也能猜個七七八八。這人回來之後,還能夠將自己遇到的奇人異事講給鄉親們聽一聽,樂嗬樂嗬,在眾人口中傳來傳去,傳奇色彩就更加濃厚了。於是,在中原百姓的印象中,北方夷狄非鬼即怪,來去無蹤,極難得見。隻是後來有夷狄之人到天朝來做些小買賣,賣些虎骨熊掌之類的東西,才算是慢慢有所了解,知道他們也並非紅鼻子綠眼睛,但總歸還是很神秘的。
但是自從天朝大帝的先皇,也就是前任天朝大帝登基以來,事情就發生了變化。根據前朝製度,天朝大帝應當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四方百姓就競相獻上當地出產的各色妙齡女子,以供天朝大帝日寵夜幸。雖然這些被選上來的美女琴棋書畫無不精通,歌喉舞姿妙絕天下,但是天朝大帝隻是在初登大寶時,從此君王不早朝,新鮮了那麼兩三年,草盛豆苗稀地種下了幾個龍子龍孫,後來慢慢地就膩了。因為這些女人都太柔了,個個都像白麵團一樣任人揉捏,太無趣了!
這位前任大帝在後宮得不到樂趣,就想處理一下朝政,但是因為久不上朝,難免對於政事稍有生疏,各地的官員本是自己當年起事,推翻前朝時候的生死兄弟,但是經過這麼一段時間胡天胡帝的顛鸞倒鳳,不僅後腰有點微微隱痛,記憶力也大不如前,竟然記不起幾個了,難免張冠李戴,需要丞相在一旁不斷提醒。
天朝大帝金口玉言,一而再,再而三地當著諸位臣工的麵,被丞相糾正,著實心裏有點兒不大自在,臉上也掛不住。所以隻硬撐了兩三天,就幹脆下了一道上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