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將軍可就拿去了啊!”說完,劉玄鎮就將匕首插進自己的靴筒裏。
“打擾了!本將軍知道幹你們這行的,都是白天睡大覺的,那就不打擾了,快回去休息吧,晚上還要做生意呢!請留步吧!”劉玄鎮三人走出酒店,飛身上馬,迅速消失在官道盡頭。
當晚李小五來報,亂墳崗上,果然有拓跋寒山的屍首在,已經收殮完畢,隻等下葬。正說此事時,宮中傳來消息說,明天一早,大帝要到禦林軍營檢閱,要求劉將軍做好準備。劉玄鎮仔細一揣摩,馬上就明白了大帝的意圖,不就是想將找個理由來到這裏,將拓跋淩雲姑娘妥善安葬而已嘛,何至於如此冠冕堂皇!劉玄鎮心說,大帝九五之尊,做事竟然也如此狼狽,說出去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當晚劉玄鎮安排好所謂的迎接大帝檢閱之事後,就躺在軍帳內休息,想起白天所做之事,自謂可以對得起良心,也對得起拓跋淩雲的在天之靈。不知不覺一覺睡去,竟然沒有再次夢到拓跋淩雲的魂魄來。
第二日一早,大帝前呼後擁,浩浩蕩蕩前來,登上檢閱台,接受了禦林軍中左中右三軍的山呼萬歲和操演之後,就和劉玄鎮來到賬內,詢問拓跋淩雲安葬之事。劉玄鎮將自己的計劃一一告知大帝,說一切正在進行中。大帝對劉玄鎮的安排很滿意,臨走之時,又提起了“那件事”,希望劉玄鎮也能妥善安排好。劉玄鎮向大帝拍了胸脯說讓大帝絕對放心。大帝滿意地點點頭,拍拍劉玄鎮的肩膀,說一聲“劉將軍啊,你辦事,就是讓人省心!”然後心花怒放地登輦而歸。
既然大帝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了“那件事”,而且不讓走漏一點兒風聲,這可就讓劉玄鎮感到了壓力。到底該如何把這件事兒給辦妥當呢?大帝走後,劉玄鎮接連想了好幾個晚上,都沒有想出個好辦法。不得已,他準備到城裏去一趟,拜訪一下一位世外高人,給指點一下迷津,也許能有所收獲。
正所謂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在這京城之中,隱藏著數不盡的類似於夷門侯生這樣的隱士,他們散布於各行各業,平時都藏姓埋名,或蓬頭垢麵,或恭謹謙卑,一點兒也看不出是什麼幹大事的料子,但到了需要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的關鍵時期,往往能夠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幹出讓人瞠目結舌的大事來。而劉玄鎮將軍今日所拜訪的,正是這樣一位隱士,他就是前文提到讓天朝大帝有點好奇的“金鋪”老店主——京士烈。
京士烈何許人也?如果單是提起京士烈這個名字,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但如果提起他所做過的事情,恐怕舉國上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原來京士烈原本並不姓京,而是姓井,名之高,字明,所以朋友們常喊他“井明”。如果提起井明,知道的人就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