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城內,項燕召集了眾多將領與參謀在大廳內。
項燕正在說話:“正如適才所說,由於白起陰謀實在狡猾,加之我大意不察,我上庸城東側的農田已經盡數被秦軍占據。我上庸糧食來源被奪,我們已經不能再采取固守待援的戰略了,必須主動出征打退秦軍才行。諸位有何建議,但言不妨。”
高平出來,抱拳說道:“將軍,末將認為還是要等待援軍到來方為上策。援軍雖千裏來援,但五日之內必能到達上庸,到時候再與秦軍決一死戰,把握也會更大。”
楊陽出列,將手一揮,嚷道:“不可!秦軍三十萬之眾,五日之後,早已將百裏良田盡數收割完畢,就算我們趕走了秦軍,糧食也已經不夠。而數十萬援軍的糧草,如果全部以上庸城的儲備來支付,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雖是如此,但還希望將軍謹慎為重!”高平道,“糧食不足,可以從宛地運輸。但城池若丟,將軍便成罪人!白起如此做,必然是要引出將軍出城進攻。若是將軍貿然出擊,恐怕正中白起下懷。請將軍三思!”
其餘諸位文武官也各自說明了自己的意見,大致也就分為這兩派: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能讓秦軍占領良田;謹慎為上固守待援,等待援軍到來夾擊秦軍。
項燕來回走了兩步,終於決定了:“諸君所言,皆有道理。但若是今秋無糧入庫,城必乏糧。兵法雲: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倘若從宛城千裏饋糧,對宛城也是巨大的負荷,兩地百姓都會為此受苦。而且,一旦缺糧,糧食貴賣,百姓遭殃,我心中也實在不安。”
“將軍…”高平還欲再言,項燕揮了揮手打斷了他的話,“我知道,我會謹慎為上的。”
會議就此而散,最終,項燕還是決定了采取進攻擊退秦軍的戰略。
當天傍晚,項燕又收到了探子調查回來的情報:秦軍分屯兩地。其中一地連下數十寨,每寨約屯千人,看來是有足足二十萬大軍。此地地處要道,且數十寨之間布局相當嚴謹,任何一宅受到攻擊,都會立刻集齊數萬秦軍前來救援。而且,就算攻下了此地任何一寨,也立即會遭到其餘秦軍的圍攻,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可謂是固若金湯。而另一地與之前那數十寨相差數十裏,所有人屯於一個大寨中,寨內列營而居。觀其規模,最多也隻有十萬人之眾,且屯軍布局也完全沒有另一處地方那般嚴謹。
項燕微微點頭。看來白起應該是在那二十萬之眾的秦軍那邊,如此深溝高壘的防禦,就算是自己帶著士氣高漲的楚軍前去進攻,恐怕也不太可能成功。而另一處秦軍被分兵出去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良田有方圓數百裏,如果所有秦軍屯兵一處,根本無法守得過來。
微微思量之下,項燕已然有了主意——找準時機,攻打那不足十萬守軍的營寨。
原本,今天秦軍剛剛跋涉而來又經曆了敗仗,此時又剛剛下了營寨,必定有所勞累。但據探子回報,秦軍紮營以後,隻是輪流站崗放哨休息,並未立刻前去良田收割糧草,顯然是在養精蓄銳以防楚軍夜襲。看來,白起也沒有把那十萬兵交給不靠譜的將領。
項燕微微一笑:不過那又如何?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正麵交鋒,秦國除了白起之外,想來還沒有那名將領能和自己相比。
既已決定,項燕也不再打夜襲的注意,囑咐士卒養精蓄銳,準備第二天與秦軍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