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因為六國抗秦的緣故,對秦國本就沒有絲毫好感。而秦國的強大,和張儀又離不開幹係。蘇秦一死,秦國愈發難以抗衡,而這一切幾乎都是張儀一手造成的,齊王對張儀也就更沒有好臉色。
“哼。張儀見寡人,所為何事?”齊王沒好氣地說道。
張儀寵辱不形於色,平淡地說道:“秦王對大王仰慕已久,奈何昔日蘇秦作梗,聯六國抗秦,秦與齊也不得已而敵對。但如今,秦齊二國已經沒有必要繼續敵對。秦王願與大王罷戰,永結盟好。”
此言一出,滿堂文武盡皆大驚失色!
秦國與齊國的敵對關係一直以來都十分明顯,也從沒有嚐試過修好,因為這必定是徒然的。而此時張儀毫無前兆地來到齊國,本就讓所有人有些出乎意料,有些搞不明白張儀是為了什麼。
而張儀這一句話剛說出口,頓時如晴空霹靂頓落大堂,所有人都瞠目結舌,萬萬料不到張儀竟然會直接提出如此要求!
齊王聞言,哈哈大笑:“你張儀何德何能,怎能侮辱蘇秦丞相!快快滾回秦國去,我大齊與秦國沒有修好的可能!再不走時,寡人讓刀斧手剁碎了你,將碎肉送回秦國!”
這幾句話,也是田進教給齊王的。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可不容小覷,田進又素知齊王沒有主見。蘇秦大人在世時尚好,但此時蘇秦不在了,張儀幾句話就能把齊王說得暈頭轉向。田進不得不防,特意讓齊王不管張儀說什麼,都如此相對,好讓張儀沒有再開第二次口的機會。
張儀麵對齊王如何威嚇,絲毫沒有懼色,平淡地說道:“自三百多年前,楚國因宋國擊殺使節而興起戰爭以後,‘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已經是天下諸侯國共同遵守的禮義了。但凡君子大人,都不會違反天下公認的道義,更何況齊王貴為一國之君?我張儀對齊王仰慕已久,正是相信大王的品行,才敢孤身一人出使貴國。若大王不顧道義,斬殺來使,誠失天下人之所望,齊國也必因此而成為眾矢之的,再無他國敢出使節出使貴國。”
滿朝數百文武官員頓時發出竊竊私語之聲。
田進聽張儀以三寸不爛之舌而辯,頓時心中暗暗焦急:張儀的口才果然名不虛傳,大王又素來無主見,不能讓他再說下去了!
果然,齊王略一沉吟,道:“唔…張儀,你說得也不無道理!”
田進大急,齊王果然有些被張儀的話迷惑了!齊王本就容易被別人的話所左右,而且張儀之善辯是七國聞名的,若是再讓張儀口若懸河地侃侃而談,就算張儀說一句“齊王何不攀上殿頂,縱身而躍,必能如雁而翔!”齊王也會點點頭:“嗯,你說的似乎很有道理!”
想到這裏,田進挺身而出,從兩旁文武官中走了出來,對張儀怒目而視,喝道:“張儀!你巧言如簧,休要妖言惑眾!不要以為大王聽取他人意見,你就能用你妖言蠱惑大王!”
張儀見田進出來針鋒相對,隻是微微一笑,與田進的怒目喝罵立成對比。
張儀道:“田進先生何出此言?齊國與我秦國結為盟好,對齊國百利而無一害,先生為何出言惑主,不為萬千齊國百姓著想,不為齊國社稷著想,一心要與秦國開戰,隻為一展武略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