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的財富史

封麵故事

作者:陳曉

4 月16 日,湖北省鹹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劉漢等10 人案進行法庭調查。圖為在法庭受審的劉漢

站上被告席的第一天,劉漢穿著一件樣式陳舊、普通的油綠色夾克,大部分時候神情嚴肅,與兩年前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那個披著貂皮大衣、對著鏡頭一臉憨笑的礦業大亨有極大差別。經過一年多的關押,他明顯比之前的照片消瘦,眼袋非常突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草莽淘金路以來,他身體的損耗與財富積累並行著。他的淋巴結從1994年開始一直腫大。因為超常的電話量,他的聽力也出現問題,庭審時需要戴上助聽器,並要求法庭特意為他的座椅加上墊子。

劉漢被控14項重罪,包括涉嫌組織及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妨害公務罪、開設賭場、非法經營、強迫交易……這是424名警察、花費200多天,在四川、貴州、海南、內蒙古、雲南、上海、深圳等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等地,調查1000多人,調取證據資料1萬餘份,最後形成800多本卷宗來證明的定罪。他旗下的公司已大多被查封,四川省政協委員的稱號也被取消,孩子寄養在別人家中。四個兄弟姐妹因為不同程度涉案被關押,隻有一個70多歲的母親在海南,已經一年多沒有回四川。如果上述控罪成立,他的所有財產將被沒收,“四川首善”的稱號也將被“最大的黑社會”所取代。

劉漢否認絕大部分控罪,處心積慮地為自己辯解。庭審時他總是隨身帶著起訴書,常常用筆記錄著,在法庭上的發言也比其他被告更踴躍。尤其是在4月19日——庭審最後一天,他在法庭上花了140多分鍾做自我辯護。除了停下來喝一口水,他一直按時間順序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記憶中的創業經曆。語速不快,眉頭緊鎖,給人感覺有點誠懇,甚至艱難地講述著。

口頭表達其實非劉漢的長項,上世紀90年代,當他試圖完成轉型,從一個資本市場上的投機客轉向實業時,他也曾使用各種方法來和掌控著項目的官員溝通:講自己的江湖往事,顯示自己的資金實力和決心。一位曾在公事和飯局場合都和他有過接觸的市政官員告訴本刊記者,劉漢給他留下的印象是“說話沒什麼條理,拉拉雜雜的”。但在4月19日下午16點40分到18點55分這段時間裏,他卻表現出了讓熟悉他的人都驚訝的表達能力。“漢龍公司去旁聽的人都說,平時開會的時候都講不出來什麼東西,也沒有邏輯性,這次居然這麼能講。”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青鬆對本刊記者說。他在此案中擔任劉漢的代理律師。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洪浩也旁聽了這次庭審,他告訴本刊記者,劉漢的自我陳述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很有條理性,也很清晰,感覺像一個正常的商人,而不是黑社會老大那種臉譜式的形象”。而這,可能正是劉漢拚盡全力所要努力的結果。他要用一種邏輯來掩蓋、否認他必須麵對的事實。

除了出乎意料的,其實是他準備已久的條理之外,劉漢還用一些更感性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邏輯。他陳述過程中有36次長歎,6次克製但明顯的流淚——既不是號啕大哭也不僅僅聲音哽咽,法庭7次提醒他注意情緒和措辭。

這不是他第一次流淚。2014年元月,當張青鬆第一次在鹹寧看守所會見他時,他就情緒激動得無法控製。在見到律師前,他已經被關押了9個多月。據他的家人告訴本刊記者,因為有重大行賄嫌疑,在案件調查階段不允許請律師。直到今年元月劉漢才獲得首次見律師的機會。或許因為長時間與外界隔絕,律師第一次會見時劉漢拒絕說話。“他懷疑我的身份。直到我把他家人的照片,還有他家裏人寫的一封信給他,他才相信了我們。他立刻變得非常激動,語無倫次地針對起訴書上的罪名提出抗辯。第一次會麵幾乎無法正常地對話。”張青鬆對本刊記者回憶。

在和張青鬆閑話時,劉漢說他最佩服依靠自己奮鬥的人,他在庭上的申辯也強烈地傳達了這個信號——“我覺得他的陳述無非是想講他原始積累的過程是付出勞動的,他的個人辯護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洪浩對本刊記者回憶。

奮鬥確實就是劉漢的人生:他生於貧苦的市井之家,沒上過大學,在上世紀80年代市場經濟初起、價格雙軌時,從木材運輸和貿易中開始認識交換術而踏上淘金之路。此後挾貿易實戰中積累的“人際關係決定一切學”及對價格的經驗和敏感,在期貨市場中獲得了真正意義的第一桶金。在地方政府財政危機與發展願望共同膨脹時,他通過提供資金幫助地方政府完成市政項目,換取廉價土地的開發利潤。當國企經營陷入困境時,他又獲得了參與國企改製的機會,也獲得了在資本市場上高拋低吸的金融平台。他深諳權利與交換的法則,從不提供“免費的午餐”——每每出手幫助政府解決一個問題,總能換得自己心儀的、放大多倍的資源。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來臨,他又運用自己擅長的低買高賣手段進入國際礦業市場,在合適的時機,利用合適的機會,讓自己的資產獲得成倍增值。一位熟悉他的人對本刊記者解釋劉漢資產的超常增長:“他瞄準的是大手筆、特殊的有超額利潤或者壟斷利潤的東西。或者用對手交易吃掉對手,或者靠壟斷資源牌照,每個布局都是一旦成功就有巨大利益。”2013年3月被警方帶走前,他已是連續兩屆的四川省政協常委、上市公司金路集團的董事長,他創辦的漢龍集團產業涵蓋了礦產開發、清潔能源、食品酒業、地產、教育等多個領域,擁有全資或控股企業3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