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老城水下古城,做夢做夢少年時夢;吾長在此城城中生,丹江水淹城城沒剩。水下雄獅淚眼難睜,紅學古衙還沒睡醒;十字街鹵雞待親朋,縣衙桂花千載難逢。特殊時期學校停課,拾柴挖野菜加跳繩;抱小孩做飯破衣縫,上樹摘柿子攀紫藤。
李靜看了一遍又一遍她寫的打油詩,正在欣賞自己的佳作。
“媽,你寫的詩,押韻不押韻。”
“這個老縣城你在那裏生活了幾年?”
兒子聰聰站在她的身後,一連問了幾個問題。
“我寫的詩肯定押韻,我十七歲下鄉時就會寫詩了。”
李靜很得意的說著,但是心裏明白自己根本沒有學過詩歌的基礎知識,隻是隨心所欲,寫的詩歌,大多都是順口溜。
“老城現在已經讓丹江水淹了,你姥姥娘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老城,那裏也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裏生活了十幾年。”
“那裏還有紅學,古衙?”聰聰問。
李靜抬頭看了看兒子說:“紅學是古代的女子中學,聽我姥姥說舊社會第一次在那裏上演無聲電影,因為人多還擠死過幾個人。我小時候家就住在縣衙門口,縣衙的大門很高很大,兩邊有兩個石獅子,我和你舅舅小時候每天晚上,都在那裏同小朋友們一起捉迷藏。”
聰聰問:“還有無聲電影,縣衙大不大?”
“縣衙有前後幾個院子,大門進去兩邊各有幾間房子,好似現在的門衛,中間是一個花園,花園兩邊又有兩個院子,聽說一邊是男牢,一邊是女牢。解放後縣衙改成招待所,男牢和女牢改成了完整的院子。每到春天,花園裏百花齊放,桃梨爭豔,高大的樹木,是我們一群小朋友們爬樹比賽的好地方。”
“順著一條石子路往前走是一個正方形的大院子,院內有正房和偏房,院子中間地麵是石板砌成的,房子建造的很完美,房瓦是扣著的琉璃,房簷有花邊,房頂兩邊有兩條起飛的長龍,聽說正房就是古代縣官升堂問案的地方。”
“正房右邊有一個用磚圈成的園門,順著一條小路走出去,又是一個花園,小路兩邊栽著很多牡丹芍藥,月季,迎春花。
“往前走幾十米,樹叢中間又有一院房子,院子中間是一口深井,井邊上長著一棵又高又粗的桂花樹,每到八月桂花香遍全城,聽說這個院子就是古代縣官家住的地方。”
“你說這棵桂花樹每年八月開花能香遍一個縣城?”聰聰有點不信。
“你不相信,傳說這棵桂花樹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了,它樹高幾十米,樹粗五個人合抱都抱不住。”李靜好像又聞到了那棵千年桂花樹的香氣,昏昏欲睡,夢遊古城。
李靜腦海裏浮現了一個完整的畫麵,老城是一個正方形的古城,有城牆;有護城河;東西南北四條街;東關、西關、南關、北關俱全;東西南北都有城門;西城門下是一條幾百米寬的大河,直通丹江水庫;東關有一個花園;縣城內有三個小學,一個初中,一個高中,還有過去留下來的一個紅學;街上道路隻有幾米寬,能過兩個馬車,路麵是石板鋪成;街兩邊商鋪林立,門麵全是木板的······
少小家貧寒,度日如度年;上頓思下頓,生活夠艱難。她吃商品糧,家舅是農員;姊妹整三個,父親種菜園。東關樹葉掃,西河撿茅草;北關拔麥茬,南山樹根刨。城牆撿樹枝,城河把柴撈;麥地拾麥秸,包穀挖根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