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雍國京都,宗尚書府,宴席上。
侯子雲坐在桌席上,一言不發。他西征歸來,榮居青勳榜首,“侯子雲”三個字已經轟動京都了,這原本是歡喜地的事,此時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就憑你祖上是叛王,父親違抗軍令被斬,我看你這青勳榜首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才官至六品。”到最後那五個字時,二夫人翻著白眼,翹起上嘴唇,特意十分不屑的“切”了一聲。
她身為宗尚書府二夫人,大都督之妹,向來看不起寄人籬下的侯子雲。
侯子雲從來都懶得去跟她爭執,跟她講道理,不等於是自討苦吃,更何況她還是個中年婦女。
倒是大夫人替他話了:“這話早了吧,聖上還未揭曉榜首的神秘大獎呢!”
“哼,就算給他封個高官,最好還不得是跟他父親一樣,死在劊子手刀下。”二夫人窮追不舍的諷刺道。
侯子雲這下可是坐不住了,站起來指著二夫人,語氣嚴厲道:“我可以,別侮辱我父親!”
“哎呀呀。你看,原形畢露了,當上青勳榜首就要翻了。”二夫人故作恐慌,接著隱隱抽泣,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侯子雲這次西征歸來,立下赫赫戰功,一舉躍居青勳榜首,宗府特意給他設宴慶功,沒想到二夫人嫉妒心太強,屢屢惡言相向。
這也怪青勳榜首的神秘大獎實在太誘人了,看得眼紅的人自然就會出言不遜。
青勳榜是大雍國評選青年將士戰功的榜單,五年一屆,每屆十名。第二、三名由兵部安排要職,後七名論功行賞。而每屆的第一名除了正常封賞之外,皇帝還會設置一個神秘大獎,等到上朝時,由皇帝親自召見並公布謎底。
與此相對,中書省也設有一個雲才榜,三年一屆,每屆十名。每逢元宵節前夕,便在京都迎聖街開堂設座。屆時,京都所有文人墨客皆可作一封自薦表遞呈中書省審閱,入選者才能參榜排選。
自從大雍高祖開國以來,朝廷重武輕文,民間遊俠之風盛行,七尺男兒皆以建功封將為榮。能進入青勳榜之人,此後都是官居要職,手握大權,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對於京都男子來,青勳榜才是真正實力的象征,也是吸引妙齡女子的一大招牌。士族之間為了擴大家族勢力,互相通婚已成慣例。哪個大戶人家有女初長成,到了適婚年齡,瞄準的第一對象便是青勳榜上的名單。
一些職位較低的官員為了攀高結貴,就算榜上前三名已有正妻,也不惜將家中適齡女兒下嫁過去為妾。
青勳榜對於征戰沙場的將士有著神一般的吸引力,為了能建功入榜,大雍將士一旦開戰,無不是奮勇直前,竭力廝殺。而神秘大獎隻屬於第一名專有,為此,入榜將士更是無所畏懼,衝鋒陷陣,都想躍居榜首,得到皇上親自為之授獎。
侯子雲今年榮居青勳榜首,別二夫人了,就算全京都人都分外眼紅,這份殊榮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
他剛滿二十歲,長得清新俊逸,淩角分明,一雙清澈的眼睛中透出幾分純真。手裏一把銀色長槍使得出神入化,迅疾如電,至今仍未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而他曾祖父恰恰就是當年大雍高祖冊封的燕王。
燕王為雍國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使得侯家在朝中幾乎是一手遮,大權獨斷。卻因為一時貪欲,錯信巫婆妖言,起兵造反,最後落得個兵敗身亡。
侯家自此一跌不振,直到十年前他父親南征立下首功,躍居青勳榜第一名,侯家的地位似乎又開始有所起色了。
侯子雲自就研讀燕王留下來的諸多兵書古籍,又得父親親授武藝,頗得侯家槍法精髓。而就在侯父奪得青勳榜首那年,父親和部下因為違抗軍令,被大都督杜力以軍法斬首。母親因此大病一場,身子日況愈下,那年侯子雲才十歲。
大夫人見他家遭此變故,於心不忍,經老爺同意後,就讓他和母親搬到府內居住,並讓大少爺親自教習他行軍作戰的本領。
大少爺宗雨莫五年前憑借戰功奪得青勳榜首,這次隻排到第二,與第一名失之交臂,但依功仍被朝廷提升為從三品、左驍衛大將軍。
侯子雲此次跟隨大少爺一同西征。每逢與敵交戰,他都自告奮勇,一馬當先,破軍殺敵,攻城略地,立下赫赫戰功。一時在軍內名聲大噪,大少爺對他這個表弟大加讚賞,直誇他之勇毫不遜色於西漢時的霍大將軍。
這大雍國十年來,前後三屆青勳榜首,大少爺拿一個,他和父親各斬獲一個,侯子雲出自將門之後一點也不為過。此次,他憑借戰功高居青勳榜第一名,朝廷封給他的軍職卻讓人大跌眼鏡!
正六品上,驍騎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