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1 / 2)

禦花園百鳥亭壽石桌上,擺著幾盤鮮果。雍武帝正和姚貴妃談笑風生,卿卿我我。

姚貴妃是雍武帝最寵愛的妃子,長得傾國傾城自是當然,她最博帝王歡心的是懂得對雍武帝投其所好,避其所忌。她見常太監引來兩位大臣有事前來稟告,便自動請示到旁邊湖畔散布,不打擾聖上處理國家大事。

雍武帝滿意應諾,他最不想的就是後宮幹政。這種曆史教訓比比皆是,作為一代明君如果連後宮都無法掌控好,又何談下大事。

姚貴人行禮退去,常太監將那兩位大臣引到雍武帝身前,也退到一邊。

“聖上,朝堂之上臣不便多言,隻能到這打擾聖駕,還請恕罪。”奚右丞跪拜道。

剛才上朝時他一言不發,想必其中也是有所原因,雍武帝便叫他盡管直言。

奚右丞見雍武帝準許謹言後,稍感安心,道:“聖上,侯子雲乃違抗軍令的侯穆之子,若讓他迎娶北潢公主,得此殊榮,恐怕下將士會效仿侯穆,群起赴之。”

奚右丞不愧深通為臣之道,他不讚同侯子雲迎娶北潢公主一事,沒有在朝堂上出言反對,著實很考慮雍武帝的麵子。

雍武帝沒有著急回話,因為杜力也跟著他一同前來,先聽聽他兩人各有什麼話要。

於是,他將目光使向杜力。杜力立刻會意,作輯恭敬道:“臣以為不僅要讓侯子雲迎娶北潢公主,還應該讓他引兵駐守易、定兩州,北潢王乃出爾反爾之徒,昔日不顧太子妃生死,竟敢興兵犯我邊境,現在北潢國內大旱,就算他們將公主嫁給侯子雲,不知何時又會狗急跳牆,引軍來犯,侯穆當年將北潢殺得潰不成軍,讓侯子雲駐守易州,他們一定不敢輕舉妄動。”

兩人各執己見,法不一。雍武帝知道他們還會繼續爭辯,繼續保持沉默,望向奚右丞,示意他兩盡管直言。

杜力曾經替宗辰溪向奚右丞提過親,奚右丞卻婉拒推脫,難道杜力是公報私仇,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他反駁道:“為了聖上的江山社稷,我朝定不能重用任何有反叛嫌疑的將領,杜大都督此舉莫非是想陷大雍於危境之中?”

杜力作為大都督,自然有大將之風,鎮定道:“我正是為大雍江山著想,才會建議讓侯子雲引兵駐守,因為當年侯穆領兵攻打恒州,一路勢如破竹,連收兩州,一舉將北潢趕出易州,如果由他兒子駐守易州,北潢定不敢興兵作亂。”

奚右丞開始與他爭辯起來,道:“大都督當年處斬了侯穆,莫非是有愧於他,才想讓侯子雲統領定、易兩州?”

“侯穆就算戰功卓著,但違抗軍令也得依法懲處,末將這是賞罰分明,對於侯子雲完全是出自大局考慮,絕無私心,還請聖上明鑒。”

雍武帝仍是一言不發,奚右丞察覺到這是要他兩人暢所欲言之後再做定奪,又道:“如果侯子雲娶了北潢公主又引兵駐守易州,到時與他祖上燕王一樣起兵反叛,你可擔得起這罪責!”

杜力知道奚右丞深得雍武帝信任,不能與他起衝突,口氣緩和道:“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為之,若讓其他將領駐守,恐怕北潢王毫無畏懼,又會起兵犯境,若讓侯穆之子坐鎮易州,北潢必定心有餘悸,這才能確保邊境安寧,再者侯穆是因為攻打北潢而死,有不共戴之仇,侯子雲一定不會通敵,如果北潢膽敢犯境,侯子雲勢必會全力殺敵,這就是臣建議他帶兵駐守的原因。”

奚右丞輕笑道:“侯子雲又不是傻子,他的殺父仇人恐怕不是北潢吧。”完,他故意盯著杜力,言外之意就是杜力才是他的殺父仇人。

杜力鎮定道:“臣是依法將他父親處斬,就算他將這筆賬算在我頭上,臣也對得起地良心。”

“大都督好魄力,如果侯子雲真把北潢當做殺父仇人,你可敢擔保他不會為了報仇,而擅自製造衝突與北潢開戰?可別忘了當年他父親就是違抗詔令擅自攻打易州的。”奚右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