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易州酒坊(1 / 2)

大軍冒著暴雨在山林間穿行,這種惡劣氣對於這些經曆過西征戰場廝殺的將士來,並沒有太大的阻力,但是連日急行軍加上暴雨肆虐,野山無路,全是用砍刀一刀一刀開出來的路。而且山裏連降大雨,生火做飯成為一個大問題。為了趕路,他們隻能吃幹糧喝雨水,體力消耗過大,個個饑腸轆轆,急切想要喝一口熱湯。

汪監軍久居京都,縱情享樂,並未經曆如此艱難行軍,一時吃不消,越走越掉到隊伍後麵。他來曆其實不,乃是太子府門客。估計此次是太子舉薦他,受到雍武帝的信任,才當上監軍一職。

侯子雲沒有見到他的身影,也不想多問。剛剛山洪暴發時,汪監軍為了過橋竟然草芥人命,刺殺擋在身前的軍士。侯子雲知道他肯定會是身邊軍士為了逃命推擠他,他在混亂中不知什麼情況才拔劍自衛。他作為太子門客,又是雍武帝親派的監軍,暫時拿他沒轍。如果在此次行軍中,能讓他受盡折磨,最好是在途中突然暴死,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種苦行軍對雷虎來,完全就是菜一碟。不愧是壯如野牛的猛將,他走在前麵帶領部下一路披荊斬棘,絲毫沒有力竭之感。

但是這些軍士可吃不消,越走越慢,有些也染上了山林瘴氣,拖著病體還得繼續冒雨前行。這完全就是一種地獄般的折磨,意誌力稍微差點的甚至都想死在這山裏算了,不想再走下去。這種痛苦,沒有經曆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

第二日,幸好公作美,雨過晴。侯子雲大喜,讓軍士好好休息一番,又命火頭軍趕緊生火做飯。正好休息的地方是一片旱柳林,剝掉濕漉漉的樹皮,樹幹正好拿來燒火。火頭軍一番折騰後,終於燒起了上百口熱鍋。

熱氣騰騰的米粥,冒著縷縷白煙,就算沒有酒肉搭配,在這群被暴雨、野山折磨得生不如死的軍士麵前,此時就是一碗碗瓊漿玉液。

看著米鍋中冒出的滾滾氣泡,粥已經煮好了,病員先吃。他們端著熱乎乎的竹筒碗,心翼翼的吹著熱氣騰騰的湯麵,眯著眼睛,美美的喝了一口,頓時覺得這真是有生以來喝過最好的粥了。之前被折磨得差點尋死,現在有口熱粥一喝,瞬間又感覺活著真好。可以想象,這一路急行軍是何等的折磨。

大隊伍歇息恢複元氣之後,侯子雲又下令繼續往北行軍。

過了半日,終於看到山下一座城池矗立在平地之上。他站在山頭,遠遠望著那座叫做易州的城池,長舒口氣,總算如願抵達了。

他即令部下清點人數後,整軍列隊,火速下山。

“易州”兩個碩大的黑字,正正的刻在城門正中間。他望著那兩個字久久沉思,這是當年他父親不顧違抗將令奪回來的地方,也是讓侯父丟掉性命的城池。如今自己身為大都護又踏入了這個父親用性命換來的地方,不知侯父在之靈,會作何感想。

易州城門上的守軍見城下來了一支滿身泥土的軍隊,不敢擅自開門,於是上報刺史請求指令。

易州刺史名叫淩嵐,當年侯父奪下易州受詔回京時,是他接手了易州這個地方。他得知侯父為了不讓大雍失去一寸一土,不惜以性命作為代價奪回易州,心生敬佩,立下重誓,隻要他駐守易州,絕不會讓北潢越過水河半步,由此才能對得起侯父的在之靈。

他見城下來的軍士衣著肮髒不堪,卻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完全不像是殘兵敗將。特別是為首那個將領,手握銀槍,威風凜凜,一身大將之風。他親自下城,問他們為何前來易州。

侯子雲拿出雍武帝冊封他為大都護並迎娶北潢公主的聖旨,又是聖上命令他帶了這三千軍士屯於易州。

淩嵐得知他就是青勳榜首,心生佩服,再一問,他竟然是侯穆之子。名將之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二十歲就當上大都護,還即將迎娶北潢公主。這一下,淩嵐對侯子雲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特意吩咐手下準備好薑湯給他們驅驅寒。

進城安置好軍士後,淩嵐又給侯子雲安排了一座府邸,離自己住處不過半裏。雷虎立刻找到侯子雲,大搖大擺走過去,沒等他開口,侯子雲就知道他是前來討酒喝的。之前就答應過他,隻要順利抵達易州,就讓他飲幾杯。看他的架勢,恐怕不是飲,而是要狂飲爛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