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府裏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一片祥和。
遠在金華村的韓淼和曾有財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曾大人你倒是想想辦法呀,這都半個月過去,怎麼這豆幹怎麼還是跟豆腐一樣啊?”豆腐作坊內,韓淼一臉焦急地看著同樣是一臉焦急的曾有財。
“四殿下,下官都是按照寧王妃寫的秘方做出來的呀,下官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了離京前,兩人還特意去了一趟寧王府,也吃了由寧王府做出來的豆幹炒肉片。
“是不是壓的時辰的不夠?”這豆幹的製作方法,韓淼也是知道的。
“夠了呀,每次壓的時候都是算好了時辰的。”曾有財也想不明白,明明每次壓豆腐的時候,他們都算好了時辰的,怎麼壓出來的豆幹還是跟沒壓一樣?
“那肯定是壓的時候用的力氣不夠。”韓淼再次說道。
“四殿下,那是豆腐,再大力就會被奪碎了。”曾有財趕緊解釋道。
“那到底是什麼問題,會讓豆幹變成這樣?”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韓淼最後的一絲耐心也沒有了。
“這,下官實在不知。”讓他管銀子他在行,若要讓他做吃食,他也是沒辦法。
“這都半個月過去了,除了豆腐,其它的都沒有一樣做得成的,這要是讓父皇知道了,咱們要吃完兜著走。”再次聽到曾有財說不知道三個字,韓淼就快要抓狂了。
當初他以為,有了薑姍杉製做豆幹的秘方和研磨豆漿的方法,他過來也隻是動動嘴皮子,卻沒想到,不光豆幹沒做成,就連豆漿和豆芽也沒做成,那個豆腐是因為金華村本來就有人會須知豆腐。
現在為了建設小康村,除了豆腐外,其它豆製品一樣都沒有製作成功,為了瞞過皇帝,他們每日都強製豆腐作坊製作比平時多出三倍的豆腐,本來想著龍甫賣不完,他們可以運到縣城和府城去賣,卻不曾想,那裏都已經有了固定的豆腐作坊,他們的豆腐在那裏根本就沒有市場,每天都有好多豆腐因為沒有賣出去而發黴發臭。
雖然製作豆腐的成本不是很高,但這豆腐天天都大量的製作,銀子也是嘩啦啦地投進去,卻沒有收益,短短半個月,他們就虧了近五百兩銀子了。
這豆幹若是還做不出來,長些以往,皇帝遲早會知道這件事。
“四殿下,不如咱們給寧王爺寫信問問吧。”既然這方子是寧王妃寫出來的,寧王妃就一定知道哪裏出了問題,讓寧王妃指點一下也好。
“不行,本宮這次一定要好好表現給父皇看,他這麼多兒子,不是隻有二皇兄是最能幹的。”韓淼卻是想也不想就拒絕了曾有財的建議。
“可四殿下,再這樣下去,朝庭撥下來的銀兩很快就會虧完的。”聽說三裏村的銀兩都是寧王妃所出,所以繡品和森製品隻能在寧王名下的鋪子賣,而這金華村已經不在寧王的鋪子賣了,寧王妃自然也不會有銀兩給他們。
而朝庭要用銀子的地方很多,這次也就撥給他們一萬兩的白銀,現在已經虧了五百兩了,還有九千五百兩,這半個月就虧五百兩,這能有幾個五百兩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