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管理策略
金融天地
作者:賀建雲 寇學軍
摘要: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對金融體係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2012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1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8.9%,總負債106.1萬億元,同比增長18.6%;而同期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9.98萬億元,增長27.1%,總負債達9.32萬億元,增長26.5%,增速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的占比已從2010年的8.2%提升至8.8%。可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對金融體係的穩定和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與大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相比較,城市商業銀行在風險暴露與防範上均具有著自身的特點和不足。
一、我國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本充足率水平逐年下降,資本補充能力不足。2011年末全國城商行平均資本充足率13.57%,資本充足率水平地域差異大。珠三角、西部和環渤海地區城商行資本充足率處於最高水平,東北地區處於中遊水平,長三角和中部地區資本充足率稍低。城商行的規模擴張是建立在資本充足基礎上的,但隨著信貸規模的激增和跨區域步伐的加快,城商行的資產規模迅速擴張,導致資本消耗過快, 係統性資本短缺、資本補充渠道較窄等問題凸顯,資本補充能否順利進行將直接影響城商行的業務發展。
(二)風險管理文化落後,風險管理意識不強。我國城商行均由城市信用社改製成立的,前期的粗放式經營導致風險管理沒有作為風險文化根植於員工心中,全麵風險管理理念還沒有完全形成;風險管理側重於後台管理,未能將其作為信貸決策、授信限額控製等工作的工具;片麵地將風險等同為違規、案件和損失,將風險管理簡單地理解為控製;經營機構認為風險管理製約著業務的開拓和發展,僅注重信用風險的控製和計量,對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認識不到位,全麵風險管理尚無從談及。
(三)風險承擔主體不明確。在西方發達的銀行製度下,董事會明確地承擔起了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各種風險,而我國《股份製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中並沒有明確規定風險承擔的主體。這導致了國家宏觀層對金融風險非常重視,而城商行自身對金融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缺乏緊迫感和積極性。
(四)內控體製不健全,風險管理組織結構不完善,尚未形成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和管理體係。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都沒建立起現代意義上的、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未完全配備專職從事全麵風險管理的風險經理;無論是內部稽核部門還是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主的授信管理部門或以利率等市場風險管理為主的資金營運部門,都沒有能力承擔起獨立的、權威性的、能夠有效管理銀行各種風險的風險管理職責。
二、改善我國城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