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鐵通電信業務市場的開發
產業經濟
作者:趙丹
摘要:當前,移動電話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大,對鐵通必定會帶來相應的影響,造成固話市場嚴重萎縮。因此,鐵通開始拓展有線寬帶業務,在“光進銅退”技術的基礎上,主打“光寬帶”業務,樹立“光時速”的業務品牌形象,有效應對市場競爭。在此基礎上,本文針對近幾年來鐵通光纜模式的發展進行分析和闡述,指出鐵通業務市場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鐵通;電信業務;市場開發
中圖分類號:F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當前,信息產業部出台了相關的政策,站在政策上、製度上,價格電信市場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原則確定出來,我國電信業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夠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針對新進入市場的電信運營商也規範了一係列行為措施,這樣的話,在市場競爭中,鐵通具備了更到位的條件。鐵通公司成立至今,共簽訂各種互聯協議25個,與我國其他五家運營企業,即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通均簽訂了互聯協議,有效的保障了公司與其他運營企業用戶間的正常通信。
一、“光進銅退”的內涵
“光進銅退”就是將xDSL技術同FTTx技術相結合,將現有以銅纜為主的接入層網絡逐步向全光化演進,盡可能縮短xDSL局端設備DSLAM到用戶端分線距離,從而提供高帶寬接入。FTTx是對各種形態的寬帶接入網的統稱。它的主要實現技術是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無源光纖網絡)技術,它在長距離傳輸條件下提供雙向高帶寬能力,接入業務種類豐富,其遠程管理能力和無源光分配網結構將大大降低運維成本,並可支持多種應用模式。FTTx的建設模式主要分為FTTC/N(Fiber To The Cabinet/Node,光纖到交接箱或到節點)、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纖到樓)和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戶)。根據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換電話網絡)銅纜的工程模型,銅纜一般分為幹線段、配線段、入戶線段。寬帶接入設備從局端下移,實現用戶帶寬提速的過程,即寬帶接入設備從幹線段到配線段、入戶線段的遷移過程,也就是光纖接入逐步靠近用戶即FTTC/N到FTTB最終到FTTH的過程,即為“光進銅退”的過程。
二、鐵通光纜模式的發展
目前,FTTx的建設模式有FTTN、FTTB和FTTH。在FTTN、FTTB 模式下,最終入戶的技術包括ADSL、ADSL2+、VDSL、VDSL2和LAN等。根據光纖到用戶的距離、每個用戶的帶寬需求、現有管線資源的情況以及運營維護成本的不同考慮,需要選擇合適的光纖技術和入戶技術,以部署相應的光纖寬帶接入網絡。
對於不同的建設模式,則需要根據節點的用戶數量、用戶帶寬、管線資源、設備建設成本、運營維護成本等不同,可以采用P2P和基於PON的P2MP的光纖技術,以及合適的DSL和以太網入戶線技術。因此鐵通的網絡應在現有FTTN 模式逐漸向合適的FTTB和FTTH模式進演進。
FTTB模式就是光纖到大樓,FTTB +xDSL模式將是寬帶接入設備下移的第二步,從饋線段遷移到分線段。寬帶接入設備位於傳統銅纜分線段的分線盒位置,一般在大樓邊或者多用戶集中處。在 FTTB+xDSL建設模式下,采用何種上行光纖接入技術和何種xDSL接入技術,需要從用戶區域密度、每個節點的用戶數、每個用戶的最大保證帶寬、每個用戶的最大帶寬來綜合規劃。當每個節點用戶數越少,每個用戶的保證帶寬越小,節點越集中,采用 P2MP光纖技術帶來的價值越高。反之采用P2P光纖技術比較好。FTTB+LAN建設模式實際上就是以太網接入的建設模式。相對於FTTB+xDSL的建設模式,其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提供對稱的寬帶接入,適合商業客戶和有較大上行帶寬需求的個人用戶。FTTH模式就是光纖到家或光纖到辦公室,是提供寬帶用戶各種高帶寬增值業務的理想方式。
三、鐵通業務市場的發展戰略
1.確保既有業務的穩定
(1)細化服務工作。針對既有用戶進行分析,按照用戶長期穩定和對公司的貢獻度實施分級服務,全麵提升對VIP用戶的服務標準,進一步增強用戶的忠誠度和穩定度;對波動性較人或貢獻度較低的用戶,充分利用各種優惠政策吸引用戶在網或提高話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