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評述與發展(1 / 2)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評述與發展

文化經濟

作者:範月

摘要:購買力平價理論作為一種彙率理論,在實踐中被廣泛的運用,這種理論是在金本位製結束之後所興起的一種理論,這一彙率理論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的遺留的國際支付以及為通貨膨脹之下的貨幣兌換提供一個標準。

關鍵詞:購買力平價理論;評述;應用

中圖分類號:F8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一、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提出以及主要內容

購買力平價理論出現了很長一段時間,且其內容幾乎沒有實質上的變化,因此這個理論相對比較簡單。

1.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提出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所提出的,他提出這一理論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金本位製得到了極大的削弱,且在大多數國家流行的是,不兌現的紙幣,有些國家還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解決各國間的貨幣兌換問題,卡塞爾才提出了這一理論。這一理論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徹底的拋開了黃金,來討論貨幣的兌換問題;第二層是拋開了貨幣的價值問題,直接從價格層麵上來討論彙率問題。

2.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內容

購買力平價理論,從一般意義上來說,分為兩種,一種是,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另外一種是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兩種購買力理論的區別在於: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使用兩個國家的價格水平比率,而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則是基期的彙率與兩國價格指數的比率的乘積。因此,從這個方麵來看,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是將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在內,並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剔除。

二、對於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評價

購買力平價理論使整個彙率理論有了一個新的發展,它使整個西方的彙率有了一個新的變化,這種新的彙率理論使得彙率政策變得更具操作性。這種彙率雖然有巨大的貢獻,但是它還是有一定的缺陷。

1.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貢獻

(1)購買力平價理論打破了原有的金本位製下的彙率理論,使彙率理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購買力平價理論出現之前,一直都是金屬貨幣流通下的一些理論,這些理論都是就貨幣的價值來談彙率問題。而我們現在所說的購買力平價理論,則是抓住了貨幣所能購買到的商品。看到了貨幣隻是一種符號,它的價值來源於它所代表的商品以及勞務。我們知道,紙幣本身並沒有價值,它的價值來源於它所代表的商品和勞務量,而購買力對於彙率的研究也是從這個基礎上開始的。這樣一來,購買力平價理論就在一定程度上,為後期的紙幣的彙率研究指明了方向。

(2)購買力平價理論為之後各國之間的彙率波動提出了一個最為基礎的標準。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各國的貨幣會圍繞金屬貨幣本身所包含的貴重金屬的數量上下浮動,這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鑄幣平價”。因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也會有這樣一個標準,各國彙率的波動會以這個標準為基礎上下浮動。而這個標準就是購買力平價理論之中的中心點,也就是紙幣流通條件下各種貨幣之間的均衡彙率,該彙率是由貨幣在各自國內的購買力之比所確定的。但是購買力平價理論也承認,由於各國彙率政策的因素以及其他的幹擾項,實際的彙率並不和購買力平價相一致。但是從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看,實際彙率還是和購買力平價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