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何提升財務分析報告能力的認識
財經縱橫
作者:陳峰
摘要:隨著現代企業製度的逐步建立,企業財務分析在企業財務活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現,財務部門的職能也逐步由財務數據分析向財務報告深入分析轉變。本文在闡述財務分析報告類型和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對如何提升財務分析報告能力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財務分析;報告;認識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當前,企業麵臨的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企業生存、發展和獲利也變得不確定,企業利益相關人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希望及時、全麵和客觀了解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況,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而財務分析報告能直觀的揭示企業經濟內涵,滿足管理層、債權人對企業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預測和決策分析的需要。但作為財務工作人員,一般長於實務處理而短於財務報告的分析,苦於無問題可分析或拘囿於模式化分析。為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談自己對如何提升財務分析報告能力的認識。
一、財務分析報告概述
1.財務分析報告的類型
財務分析報告按內容劃分為綜合分析、專題分析和簡要分析報告。綜合分析報告是對企業整體財務情況進行分析,涵蓋了企業所有財務報表的分析,主要用於年度、半年和季度財務分析,屬於定期財務分析的範疇。它具有涉及麵廣,信息量大的特點,對財務報告使用者做出各項決策有深遠的影響,也是企業財務分析報告最主要的內容。專題分析報告是對企業經濟活動中的重大經濟問題或薄弱環節進行專門分析,屬於不定期財務分析的範疇。它具有時間不固定、分析事項單一的特點,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解決企業的特定問題。簡要分析報告是對主要經濟指標進行概要的分析,主要用於月度或旬的財務分析,屬於不定期和定期財務分析的範疇。它具有簡明扼要、重點分析的特點,主要反映企業特定財務指標的分析或預測今後發展趨勢。
財務分析報告按分析時間可分為定期分析報告與不定期分析報告。定期分析報告主要受到財務製度強製性規定,主要向外部利益相關人提供企業一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如綜合分析報告。而不定期報告不具有強製性規定,主要用於內部管理者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和財務決策,如專題分析報告。
2.財務報告的分析方法
財務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辨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基礎的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法是通過對經濟指標在數據上的比較來揭示經濟指標之間數量關係和差異;比率分析法是將兩個性質不同但相關的指標加以對比,找出客觀聯係。辨證分析法是財務報告分析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主要按照尋找差異-分析原因-措施建議的程序,揭示比較分析和比率分析中反映出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變化和存在的問題的原因,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辦法並形成相應的財務分析報告。
二、財務報告分析常見問題或不足
1.財務分析報告高度不夠
財務分析報告的編製是財務部門,而閱讀者主要是企業管理層,由於受到部門的局限性,財務分析報告隻能站在財務的角度,而難以站在企業管理的高度。易出現“就財務而財務、就數據而數據”的問題,財務分析視角難以拓展,不能將指標數據和數據背後的經營實質聯係起來。這種與企業管理脫節,不能滿足企業管理層“真正想了解的信息”,隻能稱為數據的羅列表述,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務分析報告。
2.財務分析方法不科學
企業經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財務報表數據雖然是靜態的,但這種靜態是相對的,而動態是絕對的,所以財務分析報告需要樹立辨證分析法的觀點來分析靜態的數據。目前,存在問題是分析方法不科學,習慣於靜態分析,靠經驗來判斷靜態數據背後的動態問題。造成無法揭示問題的本質,結果隻能是“抓大放小、避重就輕”。